第163章三年后(1 / 2)

现在政策放松了许多,他们所赚的钱也多了起来。

最主要的是米,面这两块拿捏了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的生命粮食。

现在在黑市上的卖价也升到了四块多,有粮的人现在都成了腰包鼓鼓的大人物。

当然,政策开放也只限于几个地区,其他边远的地方仍旧还没有达到解决温饱的程度。

三年后。

秦舒舒生下了一个女儿,现在已经两岁多了。

苏家的人把她当做心肝一样疼爱。

这三年里,许多事都在改变着,也到了八十年代。

她的自选商场终于在一年半之前开业了,当时开业的时候,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因为都城这个发达的国家心脏中心市,除了国有企业和国有百货商场以外,其他的自选商场还是第一个开业。

因为新鲜,排队买东西不用票,有钱就可以了,所以他们很接受这样的购买方式。

同时,这些自选商品无论是质量又或者包装上都比那些国有的百货商场要好的很多。

而且这里不用像百货商场那样,买东西回家遇到产品如果有瑕疵,还不能退。这里就不一样了,无论你在自选商场买了什么东西又或者米面,如果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或者发霉变质的东西,凭着售货员开的小票,就可以把东西原封不动的送回来,检查是否属实以后,就可以退钱。

还有一点的弊端就是有些人贪小便宜,在商场里做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还有在自选商场外面写着“偷一罚十”的警告标语,也许是这样的警告起了作用。

来自选商场买东西的人都自觉遵守,完全杜绝了贪小便宜的行为。

当然,秦舒舒当初想要用王莹做他们自选商场的经理,开出来的条件十分的**人。

王莹想也没想的就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在自选商场十分敬业的工作。

在这一年多里,选商场的营业额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赚的钱多,自然也会有人眼红,有人模仿。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样模仿,他们开的自选商场都无法跟秦舒舒的相比。

还是输在了粮食和油那一块,粮食和油都是国家人民的生存命脉,这时候才掌握在国家政府的手里。

想要获得大量的粮食和油作为自选商场里最受欢迎的商品,那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虽然有地方的农田进行了改革,有的地方仍然还存在着守旧的思想。

只是农田分配到了每一户人的手中,产出来的粮食没有后世的那样高产量,除了交公粮以外,剩下的粮食才刚刚好够一家人吃喝,如果人多的话,还需要拿钱去外面购买粮食。

这样一来,粮食就成为了人民最紧张的食物,哪里还有多余的?两是卖给别人。

那些开自选商场的人当然也想过去黑市购买。

可是,黑市里米面粮油的价格比那些供销售供应的还要贵好几倍。

如此岂不是贴了钱做亏本买卖,这样的买卖谁又愿意去做?

所以说那些眼红秦舒舒还自选商场的人,眼红的不是没道理。

他们也曾经派人去打探自选商场里面的粮油米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