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小姑奶奶都这样说了,他也就不坚持。
总之,以后有的是机会。
秦舒舒是个行动派的人。
她的目标明确了,就要去干了。
苏老爷子对于她想回老家的事情,表示赞同。
他还让梁姨去准备一些礼品给秦舒舒带回去分给娘家的人。
秦舒舒喊住了他们,说:“爷爷,梁姨你们别忙,要买的东西,我今天早就买回来了。”
苏老爷子一脸不赞同,想孙媳妇儿回娘家,怎么能让她自己掏钱买礼物。
可是一想她已经买到了礼物,就拿出来好几百块钱,硬要塞给秦舒舒。
吓得她连忙摆手说:“爷爷,真的不用了,您上次给我的钱,我都还没用呢。”
上次在老家摆结婚酒席,苏越铭给了她差不多三千块钱,年前在这里摆结婚宴,苏老爷子和她的公公,婆婆也给了差不多五千块钱,让她不得不感慨,如果换做是现代的话,这些钱已经超过了百十万彩礼钱了。
只是她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苏家人还有这么大的手笔,只能说这个大家庭不简单。
一般的人家能存个五百块钱,已经算是挺好的家庭了。
可是他们一出手就是几千块,比她想象中的还要震惊,还要富裕。
难道这就是新社会新气象的开始吗?
那个战战兢兢的红色年代已经过去了,所有的事物和人都往好的一方面发展。
家里还有一些不露脸的财物,现在都终于渐渐的露露出来,在以后的社会也许是拼谁有钱,谁有权力,谁就是老大哥。
苏母虽然有点看不上这个农村来的儿媳妇,但是他们顶着苏老爷子喜欢秦舒舒这个孙媳妇,儿子你和她结了婚,并且还会讨好人心。
就凭这一点,她今年穿的那件貂皮大衣把文工团里的人都羡慕死了,狠狠的出了一阵风头,现在都还心爽着呢。
所以儿媳妇要回娘家,她是没意见。
在家她也只是帮着梁姨打扫卫生,做做饭而已。
家里又没有田地要耕种,自然也不会困她在家里。
苏母叮嘱了她几句:“你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别像以前那样任性,做事要讲究分寸,什么话该说不该说,自己心里要有数,别被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
秦舒舒觉得婆婆这些话虽然看似嫌弃,可是也在教育她,以为她还是以前那个愚懦笨傻的小丫头,任由何家的人搓揉。
但她也不计较,知道这个嘴毒心好的婆婆是为了自己好。
“知道了妈,我会记住的。”
苏母在她临近登车的时候,匆匆的往她手里塞了一卷东西,嫌弃的让她赶紧上车。
“好了,快上车吧,这么笨也不知道别人会不会把你的卧铺给占了。”
秦舒舒憋着一口气,捏着手中的东西。
“……妈,再见,保重身体。”
火车按时发动,站台上高贵的婆婆仍然还站在原地等她走远。
秦舒舒嘴角弯起,想起了去年苏母要退婚时候说的那些话,和今天的举动完全是南辕北辙。
在军区大院里谁不知道苏家的大孙媳妇是个乡下小村姑,知识也不过小学二年级。
在他们这些大官太太的眼里她也只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在他们择儿媳妇的标准绝对不会是秦舒舒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