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我不是坏人(2 / 2)

萧涵和皇上的蜜月也该结束了,宫中的事情也囤积了不少,皇上和萧涵不得不立刻回宫。萧涵变得十分的忐忑,她不知道怎么跟这些孩子说,要是这些不愿意跟她会皇宫怎么办。现在的皇宫虽然很太平,谁也说不准以后会发生什么,萧涵不能这些孩子到了皇宫之后会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第九十五章单纯的孩子皇上安慰萧涵,既然有缘分就一定会在一起的。皇上让萧涵不要犹豫,坦白的告诉这些孩子。若是这些孩子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回去,他们也可以想办法安置好他们。

皇上的话给了萧涵很大的鼓励,萧涵还是决定和这些孩子说清楚。就算小孩子不知道,但是这些诶孩子也有些懂事的,应该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萧涵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些孩子在这些天与萧涵和皇上的相处下来早已经把萧涵和皇上当成了是自己的亲人。不管萧涵是什么身份,这些孩子都会一直追随她的。

萧涵对孩子们说了自己和皇上的身份,问孩子们是不是愿意和他们回去,去皇宫里,也许以后就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的出来了,还会被很多规矩束缚住。

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听着,听说萧涵是贵妃娘娘的时候,而那个一直冷冰冰但是其实默默关心他们的男子竟是全天下最尊贵的皇上的时候,都十分的震惊,眼睛里也不由流露出一些敬意。看见孩子们这样的反应萧涵有些失望。

就在萧涵以为孩子们不愿意跟她走的时候,小一忽然开口不过是对皇上说的:“惹你生气会被杀头吗?”

皇上听了一哑然,萧涵却忍不住笑了。

“当然不会。有娘亲在,皇上是不敢动你们一根汗毛的。”萧涵揉了揉小一的头,终究还是一个孩子想法是这样的单纯。

“皇宫里有吃人的鬼怪么?”“去皇宫有馒头吃吗?”孩子们一个个叽叽喳喳的问起来,似乎对皇宫好奇多过害怕。

萧涵也松了一口气,真好,这些单纯的孩子以后会跟她在一起。

萧涵抱起小五,让两个女孩子牵着自己的衣角便准备回宫。皇上也牵起两个男孩子的手,准备回宫,迎接新的挑战。

大家早已经做好了迎接皇上回宫的准备,可是皇上和贵妃娘娘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真的把她们吓了一大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皇上和贵妃娘娘出去一趟怎么带回来这么多的孩子,大家以惊恐的目光看着贵妃娘娘的肚子,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贵妃娘娘不是凡人。

面对大家千奇百怪的想法,萧涵和皇上都十分的无语。不得不下了一道诏令告诉大家这五个孩子是皇上和贵妃娘娘收的义子和义女。

宫里有了这五个孩子的到来而变得热闹很多。虽然大家争议不断,但是这五个孩子懂事儿讨人喜欢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太后娘娘对这五个孩子也是喜爱至极,一时间也不再催促贵妃娘娘和皇上生孩子。有着五个小鬼在,太后娘娘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这一个个懂事的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

萧涵的生活也充实了很多,有了这五个孩子需要照顾,萧涵每天都忙的不行。前世的她一直渴望有孩子,不过因为自己的工作比较忙,所以萧涵一直没有去孤儿院领养一个孩子。现在她一下子多了五个孩子叫她如何不激动。

这五个孩子的吃穿住行都需要萧涵一手安排。除此之外,有的孩子到了念书的年纪,有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爱好,萧涵也要一一操心。萧涵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五个孩子的身上,与皇上的造人计划也停止了。皇上每天都很怨念的看着五个孩子整日缠着萧涵,自己一点与萧涵亲近的机会都没有。

日子这样一天天的过着,虽然不是每天都是那样的如意,但是每天都是很充实的。至少萧涵知道了自己每天该做什么,为的是什么。因为她有了五个孩子还有一个整日都很忙碌的夫君,萧涵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每天都过得很舒心。

萧涵带回来的五个孩子也没有让萧涵失望。皇上给五个孩子起了正式的名字分别叫郝福,郝顺,郝安,还有两个女孩子叫郝灵和郝璐。可是萧涵还是喜欢叫五个孩子的小名,一二三四五,叫起来很顺溜。

郝福年纪最长,萧涵请了最好的太傅来教他文理,郝福本就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加上他又十分的好学勤奋,造化惊人。连太傅都忍不住对这个孩子连连赞叹。日后辅佐下一代明君,有着很多传奇的故事。而郝顺似乎对武功和战略兵法感兴趣,贵妃娘娘便让他跟着王辉学习。不久之后,郝顺跟着大将军上了战场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代名将。

不过这是后话。而郝安年纪尚小,但是是贵妃娘娘最喜欢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讨人喜欢的本事,日后成为中原第一外交官,成就了很多大事,避免了国家很多战争,为国家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两个女孩子一直跟在萧涵的身边,尽得萧涵的真传,不仅长得越发的国色天香,更是遗传了萧涵的聪慧机敏。两个女孩子最后都嫁给了其他国家的帝王做了皇后,而且让帝王只宠爱她们一人,为她们废了后宫,和其母萧涵一样。这些都是后话,孩子们有他们的故事,而现在萧涵传奇的一生还没有结束。

萧涵和皇上回到皇宫之后,就产生了很多感触。萧涵在这个国家不仅仅是一次碰到像小一他们这样的孤儿,这些孩子都太低可怜了。萧涵觉得皇上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帮助这些孩子。

皇上也考虑到这些问题,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呢?萧涵对皇上说了自己的想法。萧涵曾经想过要见到的皇上就对皇上说要让皇上完善这个国家的教育和医疗体制。

萧涵对皇上提议在全国各地建立很多的孤儿院一样的地方。萧涵详细的给皇上介绍了这个孤儿院的用途,皇上觉得萧涵的这个提议非常好,但是也缺少实行的方案。因为国库并不是特别的富裕,建立孤儿院势必要花费大量的银两,国家根本就没有这个计划。户部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

萧涵也考虑到这一点但是银子总是能弄得到的。哪怕是一点点也能帮助这些孩子。

皇上并没有采纳萧涵的意见,国库里的银子必须用在其他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比兴建孤儿院更重要,比如说给边疆的军营里的军饷等等。

虽然皇上不同意萧涵的建议,但是皇上也给萧涵找了另一条路。皇上这里没有银子,并不代表其他大臣贵族那里没有。而且过几天会有其他国家的使臣来,宫里必定会举行一场宴会,宴请大臣和使者,到时候,萧涵想要干什么不都可以实施了么!萧涵惊讶于皇上的无耻,自己曾经将自己大部分的身家都以王辉的聘礼的形势给了皇上,没想到这时候,皇上居然跟自己说没钱,皇上真的是太无耻了。

萧涵事实上背地里已经拿了不少自己经商得来的银子兴办过一些福利机构。萧涵觉得总是自己这样为这个国家无私的奉献还不够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萧涵就受到皇上的启发产生了很多筹款的办法。

皇上和萧涵这个贵妃娘娘这时候还真是天生一对,这样两个会算计的人在一起,太会给国库省银子了。这一点上皇上娶萧涵是完全没有错的,有萧涵的存在国库不知道丰腴了多少倍。

萧涵的主意先从那些肥的流油的商人身上下手。商人最缺的是什么?而最多的又是什么?最多的当然是银子,最缺的当然是地位和名誉,于是萧涵就利用了这一点,让皇上下了一道密旨给自己,然后再由自己去散播。

密旨的内容是皇上想要给商人一个大的额翻身的机会。国家将会有一个大工程,需要商人进行捐款,捐款越多的人就越有机会被记录进史册,不仅如此皇上还会发布皇榜公布这些人的名单,赐给这些人由皇上亲自授予的院长称号。而这个院长是负责各地皇上兴办的孤儿院的。总之这个院长也是一个官,还是皇上亲自授予的官。

商人们一听这个就来劲了,谁也不甘心落后,他们看那些当官的脸色早就已经看够了,现在他们终于有机会翻身了,这叫他们怎么能够不激动。不管是付出多少银子,他们都要得到这个机会。各地的商人开始攀比似的募集善款,生怕被别人超过了自己,失去了当这个院长的机会。

一时间,萧涵募集的善款数量多的惊人,估计国库的存银也就这么多吧!商人们也真是傻,为了一个小小的院长之位就如此的拼命。有的人甚至不惜倾家**产,也许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追求的。

对自己得不到的永远是那么的渴望,渴望自己所没有的,而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却不知道去珍惜。这也是商人们的悲哀,当他们真的成为了有地位的官老爷的时候,也许他们又会去惆怅那些曾经属于他们的奢华生活。人总是这样的矛盾。

萧涵不得不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皇上对萧涵的做法也是赞赏有加,皇上自豪的说不愧是自己看上的女人,惹来萧涵一阵鄙视。

商人们为了这个院长的位置算是豁出去了,开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得这个院长之位,但是院长之位有限,这个激烈的竞争还在继续着,所有人都不肯松懈,紧紧盯着自己的对手出了多少银子,只要对方一增加,他们也跟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