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澜想了想,忽然道:没关系的小姐,反正殿下会护着您的。
不管怎么说,两个人能守望在一起,就有面对困境的勇气。
小丫头这几句话倒是说到楚乐的心坎里去了,她松了口气,感慨自己今天真是矫情。
于是伸出手捏著许澜的鼻子,笑着说了句:你这小丫头,年纪不大,倒是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小姐,快撒手,喘不上气了。许澜配合的往旁边一歪,故意都楚乐开心。
两个人在车上嬉笑打闹了一会儿,马车走到目的地,许澜扶著楚乐下车。
早就在知道二人会来的管家早就打开了侧门,迎著楚乐往里走。
殿下已经在书房等著郡主了,老奴带您过去吧。
因为每次给李茂针灸的时候,两人顺道还会聊点朝堂上的事情,所以一直将治疗的地点定在书房。
楚乐点了点头,跟随着管家往书房去。
因为李知玉的倒台,现在兵部的那群人担心前途,一个二个卯足了劲往李茂的身边挤。
光是这一天,就收了不少的拜帖。
李茂坐在书房里望着这些人的拜帖冷笑,能在李知玉手下混的风生水起的,能有几个是正人君子。
李茂明白水至乐则无鱼的道理,朝中六部就是个大染缸,想在里面找个屁股干干净净的。
恐怕有些难度,可李茂不希望这样。
即便是不能保证每个当官的都是两袖乐风无愧天下人的模样。
至少也不能要什么大奸大恶之人,靠在太师椅上,李茂有些纠结。
殿下,郡主来了。
开门声传来,李茂赶紧正襟危坐,目光灼灼的看向来人。
楚乐也抬头去看他,两人对视一眼,楚乐脸上一红。
管家没敢抬头去看两位主子的眉眼官司,而是十分有眼色的告退,书房里顿时就只留下两个人。
乐儿,你来的正好,兵部的这些官员,父皇已经释放了一部分人出来。
虽然皇帝不让楚乐和李茂参与刺杀事件,可是那些被放出来的官员还是需要有人去安抚的。
这个重任皇帝交给了李茂。
所以那些官员才会拼了命的给李茂递拜帖,一个二个都想从李茂这里打听消息。
你看看,这些拜帖都是兵部的官员递上来的。
将厚厚的一堆拜帖全部递给楚乐,李茂上前,有意无意的靠近。
楚乐没注意到李茂靠她这么近,只是认真的翻看拜帖上那些人的名字。
有一些是前世李知玉上位之后提拔过几次的人。
不过看名字,最早跟着李知玉,替李知玉办事的那一批人都不在这些拜帖名单里。
楚乐将拜帖还给李茂,道:不知兵部尚书可被皇上释放?如果尚书出来了,殿下不妨联合尚书大人,大人执掌兵部多年。
比殿下更适合来做这个牵头的人。
楚乐给出了一个建议,她知道的,兵部尚书的计谋并不弱于其他玩笔杆子的文人,甚至表面上看着正气凌然的老尚书。
反倒是个不知尾巴多少根的老狐狸。
乐儿说的有道理,兵部尚书确实比我更适合出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