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峰大感意外,问道:“自古以来有人造反便会有人牺牲,有什么麻烦的?”
李恪说道:“江南东路一带百姓数十万计,又不只是这俭军而已,即便俭军镇压住了,将其他百姓置于何地?”
“当真是镇压得住一时,镇压不住一世啊。就算此番朝廷将俭军一网打尽全部斩头除死,日后呢?指不定还会冒出多少支俭军来。“
刘清峰倒吸一口凉气,满脸惊愕地道:“既然如此,朝廷的这个主张其实大错特错!”
李恪双肩一耸,说道:“谁说不是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李恪想了想,心知这么下去不行,于是便急声说道:“我得去皇宫找陛下说此事。”
说罢,便要刘清峰亲自为他背马。
由于此事十万火急,根本就耽搁不得,所以李恪出了家门之后一路前往皇城。
找到唐皇李世民,李恪单膝跪在地上,急声说道:“朝廷派兵镇压俭军一事,务必要三思!”
李世民感到很是意外,这段时日以来李恪始终都未曾露面过。
眼下突然间冒出了头,而且还为了俭军一事,李世民大感意外。
“皇儿速速起身,什么意思?详细说清楚。”
李世民望着跪在地上的李恪,沉声说道。
李恪道:“父皇,江南东部娶妻难,按说实在怪不得这群光棍起兵造反,在儿臣看来,此番朝廷起兵将俭军镇压住了。”
“可是难保日后会爆发出多少支俭军来!父皇,此事一定要三思,不然后患无穷啊。”
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将双手背在身后,在房中来回踱步着。
“其实皇儿你说的这个父皇怎么可能有所不知呢?就在昨日,朕和魏征,秦琼,程咬金还有其余大臣在殿内一番商议合计,起初是想要招安的。”
“毕竟都是我大唐子民,难不成朕就如此不通人情?当时魏征说的很对,一旦是招安了,那才叫真正的麻烦!”
李世民将昨日魏征的见解一番详细讲明,李恪听到最后也是觉得很有道理。
李恪一时间口干舌燥,紧皱着眉头说道:“魏征大人说的这番话的确是很有道理,可问题是,即便不能招安,也不能对俭军用兵啊。”
“民间早已积怨很深,朝廷面对着一群由光棍组成的军队不想其他的办法,反而硬着来,那可真的是道行逆施。”
“只要好好想一想都能够知道,俭军被镇压了,来日定然就会有其他人所组成的军队冒出来,在这太平盛世之下,对咱们大唐百姓岂不是太过残忍了些?”
李世民深感为难,说道:“这些事情朕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可是现如今除了对俭兵动兵,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父子二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彼此没有二心,共同面对一个难题。
问题是俭军一事,横竖左右全都打上了死结,压根就没有办法解决。
一番冥思苦想之下,李恪咬紧牙关说道:“实在不行……实在不行咱大唐就去国外引入女子,在江南东部一带开办各大工坊,让国外女子在工坊内做工。”
“国外女子与江南东部一带的男子相结合,这个巨大的民间矛盾也就解除了,父皇您说呢?”
李世民目光如炬,斩钉截铁地道:“当真不失为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