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有些急了,连忙说道:“一切全凭王爷自己主张?这怎么能行?王爷毕竟年纪还小!”
其实薛仁贵这番话也是有几分道理在的,毕竟李恪年纪还小。
李恪直到现在为止,才不过十九岁而已,倘若是以李恪前世而论,区区十九岁的年纪,尚且还没有入社会呢。
其实李恪从今天李世民的谈话当中看出了一些东西。
虽然朝堂里面有几大股势力,而且几大股势力的主要领头人在朝堂里面都是一手遮天。
比如长孙无忌。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领头人全部都是李世民的身边人,可以说是李世民人生当中最为亲近的人了。
所以这就导致李世民对他们放任自流,不加以看管,对他们很是放纵。
遥想当时李恪对李世民说起朝堂里面的乌烟瘴气时,李世民很是意外。
紧接着,经过母亲杨无垢的一番乞求,李世民二话不说就将自己给放了。
说实话,在李恪看来这根本就不可能只是杨无垢的面子,话说回来,母亲杨无垢在李世民面前又能有什么面子?
这么多年下来,母亲杨无垢始终都犹如被李世民打在冷宫里一样,哪里还有什么面子可言!
也正因为如此,就让李恪往自己与李世民之间的那一场谈话上面寻思。
多半是李世民与自己一番交谈,接受了自己的一番点拨,潜移默化之下开始察觉出朝堂里面的一些不对劲来。
这对自己来说其实是一件极大利好的事情。
因为唯独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李世民直到现在为止尚且还拥有着独立的人格。
比如长孙无忌,比如太子李承乾,但是他们做出了越界的行为,李世民一定会大义灭亲。
依照着李恪对于李世民的理解,就即便是李世民拿出当年玄武门之变的一半魄力,也决计可以做下一场狠事。
经过这一整日以来自己在大理寺狱中的经历,李恪下定决心一定要留下,也唯独只有留在长安城中才可以有一番作为。
一旦是离开了长安城,很多事情便没有办法留下自己的痕迹,长此以往下去,李恪终究没法子留名青史。
经过薛仁贵和刘清峰等人的一番劝说,李恪始终固执己见,坚决要留在长安城中。
毕竟旁人都以李恪马首是瞻,李恪既然都已经决定了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了。
吃过饭后,各人告退。
王若兰跟随李恪回到房中,李恪眼见前几日特地命下人装点出来的王若兰的香闺,感觉非常满意。
“这里里外外的装饰实在不错,作为王妃的香闺,嘿嘿!这也算是很配得上你啊。”李恪轻轻地搂住王若兰。
王若兰依偎在李恪怀中,娇羞地说道:“奴家在没有遇见王爷之前,从来都不敢想有朝一日奴家居然会住进此等富丽堂皇的所在。”
“也就是王爷了,换做是天底下任何一个男人都没办法给奴家如此锦衣玉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