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子百官相送(2 / 2)

不过杨妃听了以后却没有任何的放心之色,反而秀眉紧皱着说道:“正因为你这个性格,所以我才担心,你在长安城胡闹那还不太打紧,因为有你父皇和我暗中护你,可一旦出了这长安城,到时候山高皇帝远,一旦有事就只能靠自己了,切莫不可以再像以前那么冲动,凡事都想清楚,三思而后行啊恪儿。”

杨妃以重心长的嘱托,还紧紧的握着他的手,让李恪忍不住感动的直接哭了,擦了擦眼泪,重重的点点头道:“母后放心,我一定会小心的。”

随后母子俩又寒暄了一番,李恪这才告退回去,因为明天他要做好离开以前的准备。

三日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在这期间李恪也早为临行前做好了十足的准备,还又从李世民那里讨来了几万两黄金白银,想要发展自己的实力,这些东西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在这世上无论你是谁,没有钱你什么事都做不成。

除了东西的准备以外,至于人手方面,除了随从的侍卫以外,李恪只带走了长史刘清峰,以及小将薛仁贵,这两个一文一武却忠心无比的手下。

至于那次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则是无情的留在了长安,李恪用人的宗旨量不在多而在于精,且必须绝对的忠诚,有他二人的辅助,也完全可在青州大用了。

出行之时,李世民带着满朝的文武百官亲自出城相送,算是给足了排面,临走时更是紧紧的握着李恪的手各种亲切的嘱托。

如此一来,更加是让人羡慕妒忌恨了,长孙无忌打心里就不想来为李恪送行,一个不共戴天的仇人,送终还差不多,送行是万万不愿意的,只是碍于李世民的情面又不得不来。

即使来了也是掩饰不住的不服,认为李恪只是去青州赈灾而已,完全犯不上天子和文武百官出城送行。

只是因为上一次儿子的失言,所以他现在也不好在轻易的开口相劝了,李世民虽然明确表态不会再提此事,但长孙无忌的话语权已经在无形当中跌了一级了。

而且他也清楚就算劝也是白劝,李世民现在正值高兴,又怎么可能会劝得动,就算开口也只不过是白费口舌罢了。

这羡慕妒忌恨的人当中,自然也少不了李承乾和李青雀。

尤其是李青雀,他无数次梦中都似这样的场景,父皇带文武百官亲自相送,委派他去完成一个国家的大事。

可无奈他天生残缺身体肥胖,就连走路都非常困难,更别说委托他去长安城外办任何事情了,所以才一辈子也只能是羡慕,然后又从羡慕变化为恨。

和太子李承乾两人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之中寒光闪动,隐隐散发出一丝丝的杀气,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了计划,早在青州城的路上布下了埋伏。

任你李恪现在风光无限,也保你到不了青州城,还想改日凯旋归来争夺皇权,下辈子吧!

李恪其实也早已想到他这一路肯定不会这么太平,毕竟在长安城恨他的人太多了,别说长孙无忌这个宿敌,就是几个皇子也肯定不会想他平安到达,所以这一路必定是风波重重艰险无比的。

所以在拜别了李世民离开长安城以后,李恪就没有再继续高调赶路,只让刘清风带着一干随从专走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