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长安城内尤其是皇城宫中,满是权力的斗争,很少有真实的东西,全都是尔虞我诈。
李恪虽然不惧怕任何人,但他却很讨厌这种争斗,所以只想远离朝堂,远离这各种权力的斗争。
反正他也没有多么远大的欲望,更从没想过将来要自己当皇帝,只是想寻得一处安静之地,安心的过自己王爷的悠闲生活。
当皇帝多累啊,每天起早贪黑的,要处理各种国家大事,傻子才当皇帝呢……
不过想要当一个悠闲的王爷,可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也不会相信你只是一个甘当王爷的皇子,所以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他们会很自然的把你算进去,处心积虑的想将你除去。
到时候你会被对方处于各种阴谋,什么时候以何种罪名被杀掉都不知道,真实历史上的李恪不就是这样,在李世民去世以后,他就被长孙无忌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被除掉了,可以说是真正的死不瞑目。
如果穿越的李恪再不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壮大自己的实力的话,那很有可能也是一样的下场,甚至比这还要更惨。
在历史上李世民也过不了几年就要挂了,所以李恪必须在有李世民保护之下,就迅速将自己的羽翼丰满,到时候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活下来,永远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王爷。
想要发展自己的实力就必须离开长安城,而且是越快越好。
到时候拥有自己的城池,这点粮食算什么,他会拥有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稻谷,也就意味着能得到更多的粮食,这笔账李恪早就算得清楚了,所以现在才会如此大方。
如果李世民和满朝的文武百官知道李恪的真实想法,恐怕的大跌眼镜吧,不过这种事情他们打死也不会猜到的,所以他们现在都将李恪当成了忧国忧民的好皇子。
李恪没有如此利国利民的想法,李世民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刚好还能解决青州干旱之灾,算是了却他一大宗心事。
李世民内心都乐开花了,所以当场便允诺了下来,封李恪为钦差前往青州赈灾。
另外李世民还又单独奉送了李恪一份大礼,加封李恪为蜀王,授益州大都督。
因为青州跟益州相邻,所以李世民便也非常大方的将益州让李恪一同管制了,他之前就有将李恪封为大都督之意,而历史上也同样是如此,现在只不过是在历史之外,又加上了一个青州,但也算是李恪自己争起来的。
益州实际上也就是后世的成都市,蜀地艰难,虽不以江南富沃之地,但是对于李恪来说却也是一个绝佳的封地,因为此处易守难攻,是一个非常好的重大自己实力的地方。
并且青州干旱也不会太久,至多两年足矣,到时候两州共管共同发展,绝对能助李恪成一方霸主。
得此封赏李恪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刻跪下谢赏,并领取蜀地官印和大都督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