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农郡王(2 / 2)

李世民早就料到他们会有这般反应,不过他自有应对,说完赏赐便不再理会他们,大手一挥直接搬师回宫了。

见此长孙无极和魏征也只能尴尬并无奈的站了起来,明白了李世民的态度,也知道这些赏赐已成定局。

李世民作为当今天子,金口一开,那便如同圣旨宣杨一般,断无更改的可能。

其实最无奈的还要当属李恪,他李世民噼里啪啦的说了那么一大堆,也无论他同意以否就赏赐了过来,简直无语至极。

这下子好了,三和也去不成了,还封了个什么劳什子编辑农书。

所谓编辑农书实际就是指导农耕,简直就是个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虚职,怎么也不能算是个美差。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被封了个郡王,还赏赐了千亩良田,以后总算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但与三和如此广阔的空间还是不值一提。

所以李恪还是有些心有不甘,李世民走了之后便哀叹一声。

“父皇,我真的好想去三和呀!”

哀叹之后,眼神又直直的看向长孙无忌和魏征,其实他的本意是“要不你二位再去陛和。”

但他的这一看,却被两人解读为挑衅,简直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长孙无忌再也隐忍不住,横眉冷对道:“你休猖狂,今日你殴打御史一事绝不算完,你等着罢!”

“好,我等着!”面对长孙无忌的挑衅,李恪自然完全没有任何的惧怕。

“老子两世为人,管你阴谋阳谋,也完全不怕。”

离开朝堂前,李恪还是命薛仁贵带人抬走了昏迷过去的刘清峰,这老头虽然破坏了自己的远大的计划,但实际完全是因为忠于自己。

对于这份绝对的忠诚,李恪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的,只是不好解释为何怪罪于他,这可就真是有苦难言了。

给李恪封赏之后,李世民也完全没有任何含糊,立刻命人建造神农殿,也就是李恪的郡王府,同时也划分好了赏赐他的千亩良田。

郡王府一时半会建造不出,少说也得三月乃至半年,但千亩良田可就是眼下就能看得到的实际了。

李世民有意想看看李恪培育出来的稻谷,是于所赏赐的良田,也特意挑选了整个长安城较为肥沃且平坦的良田。

李恪也自然不会浪费这绝好的资源,得到良田的赏赐以后,就立刻在周边花重金召集了无数长安城内外的种田能手,随后便风风火火的将自己所培育出来的稻谷全部种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