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砸了你的寺庙(2 / 2)

毕竟在自己曾经的世界,不下雨的龙王爷也有被人砸了的。

所以在他眼里,这和砸几个普通的雕像没什么区别。

“好了……都别舔着个脸了,去了皇城,见了九皇子你们就告诉他,说是我让你们去的就行了,他一定会为你们雕塑新的佛像的,这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

济源诧异的问:“姜掌教不和我们一起去皇城吗?”

姜尘道:“救济天下苍生,光凭你我可不够,我还得去帮九皇子继续笼络天下英才呢,不过你们放心要不了多久我就会去的。”

说完姜尘把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

“这上面有将近二十万大灵宝钞,你们拿着,在路上做个盘缠。”

二十万随手送人,众僧看姜尘的眼神再次充满了感激。

济源拒绝道:“姜掌教,钱我们就不要了,能够得到您的指引已经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姜尘露出不满的表情。

“我知道你们不是太需要钱,我是怕你们路上耽误太多时间,收着吧,如果用不完,到时候给我留着也行,直接给九皇子也行,反正这钱是他给我的。”

说完姜尘转身离去。

目送姜尘三人走远的背影,济源忍不住双手合十,深深鞠躬。

其他弟子同样恭敬的一直目送姜尘背影消失,这才起身。

“主持……咱什么时候出发?”

济源回头看一眼寺庙,叹了口气。

“既然姜掌教已经断了我们的念想,那现在就出发吧。”

说完众僧恋恋不舍的向山下走去。

重阳阁内。

一穿着破旧的儒士,手持书卷,目光深邃,口中朗诵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看到有一年轻人没有跟读,儒士缓缓来到年轻人身边。

“子阳,为何又在懈怠?”

王子阳道:“老师……我们每日诵读经卷,却只能在这穷乡僻壤,勤耕细作,与泥土为伴,夏洒热汗,冬饮寒冰,子阳不明白,既然如此,所读之经卷又有何用?”

儒士皱眉问道:“我且问你,儒学所创何年?”

王子阳答:“三千六百年前。”

儒士又问:“儒学辅佐朝代几何?”

王子阳道:“共计六朝六代。”

儒士道:“还有十三朝十三代,可是儒学为尊?”

见王子阳不言语,儒士道。

“没有哪一派学说,哪一种宗门可以长盛不衰,盛极必衰的道理你该明白,也要珍惜如今的时光,因为只有不掺杂朝廷的书,才是最洁净的,每次儒学的崛起都伴随着一段时间的静默。”

“而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间段,我们可以心无旁骛的,学习最纯洁的儒学,也只有我们掌握了真正的儒学核心,才能重新将儒学发扬光大,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王子阳愧疚的低下了头。

“老师,我明白了,只是我想问,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在王子阳心里,自己的老师一辈子都在山里,从未走出去过。

其他学生也纷纷看向儒士,这同样是他们的顾虑。

他们学习儒学不是为了在这里种田,然后和自己的老师一样,然后只能把儒学教给别人的。

他们想去皇城,他们迫切的想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