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2 / 2)

系统让我去升级 饮冬 2943 字 2个月前

不过看不到,宣明帝也能想象得到那是什么样子——那一晚上对他的冲击来说,还是有点大。

不得不说,皇家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天残地缺的皇子,若是在以往,定会被皇帝认定为自己的耻辱,但是宣明帝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天残,这其中甚至有他的过错在,是以,宣明帝不至于怪罪在一个本就无辜的孩子身上,但是心里到底是有疙瘩的。

这个疙瘩,无时无刻的提醒他:虎毒不食子,但是他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越这样想,宣明帝就越不想见到这个孩子了。

他日日来长乐宫,却很少见到他这个儿子,这其中也不是没有他故意的成分在。

“这个孩子,你将他养的很好。”宣明帝的心思百转千回,但是却不得不感叹师尧的用心。

怕是一般的宫妃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用心的,更别说,丽婕妤抱养的是曾经害过自己的妃嫔所生的孩子,而且这个孩子还是天残,注定没有继承权的皇子。

这其中的真心,就算是宣明帝也大受感动。

若此时此刻宣明帝的心思教师尧知晓,定会哭笑不得。

宫中妃嫔除非是真真正正没有任何野心的,否则往上爬都来不及,怎么会花大量的心思用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

这并不是说她们不用心,没有慈母之心,只是宫中皇嗣伺候的宫人太多了,奶娘两个,宫女四个,太监四个,一般低位小主都没有这种待遇,平常宫妃只需要好好敲打一番皇嗣身边伺候的宫人即可,如果在这样精心伺候之下还不能平平安安,这就不是用不用心的问题了,完全是有小人作祟,和宫妃没有多大干系。

而师尧呢?

她不需要往上爬,宣明帝自然会给她应有的位份,是以她也不需要小意温柔的讨好宣明帝,并且她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五皇子,心思自然都放在五皇子身上了。

这并不是慈母不慈母的问题,而是师尧完全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

这宫里,有时候,就是缺这样看得明白的人。

幸好,师尧不仅看得明白,也做的明白,这才难得。

师尧柔柔的笑了笑,伸手替宣明帝褪去身上的大氅,又替换了他手里已经冷了的汤婆子,待宣明帝的手重新热了起来,她才开口,“这都是妾该做的,妾既然当着这孩子的母妃,自然是心疼的。”

宣明帝不由得拍了拍她的手,叹道,“你很好。”

这是他第二次说师尧“好”了,第一次是师尧从咸福宫回来对他说实话的那一次,这一次却仅仅是因为她照顾了自己孩子,这不得不让师尧感叹:古人对于子嗣,到底是重视的,及时是宣明帝也不例外。

这不禁让师尧想到了曾经“龙死凤生”的荣贵妃的皇子,那个还未过满月,因而没有排上齿续,没有在宗庙上玉简的孩子,还有三年前德妃所出的害喜而死的四皇子,还有刘氏没有生下来的孩子,这一个个都是宣明帝的亲生孩子,但是,师尧却相信,这些孩子的死凶手是谁,宣明帝都是知晓的,但是他却没有任何表现出来。

甚至于,被过继的大皇子齐泽,宣明帝都是知道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谁的,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有时候甚至还得做推手、冷眼旁观。

没有谁愿意将自己的一个才几岁大的孩子过继出去,宣明帝也不愿意,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

个中原因,师尧猜得到,却不认同。

“皇上谬赞了。”师尧羞涩的笑了笑,神色一转,却忍不住忧虑的看着他,期期艾艾的说,“既然妾这么好,可不可以向皇上讨个恩典?”

宣明帝皱眉,心里有一瞬间的不满,口中却还是道,“你说说看。”

没有说答应也没有说不答应。

他的一系列反应都在师尧的意料之中,她知道宣明帝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也知道他是误会了什么,但是也不介意,像是没有发现宣明帝的异常一样,师尧开口,“皇上可否下一道圣旨,令宫内宫外不得有任何人提起五皇子的身疾?”

她没有用天残这个刺眼的字眼,而用了身疾两个字,为的就是为了降低宣明帝内心的反感。

天残两个字和上天沾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天罚,是上天的预警之类的,虽然师尧和宣明帝都知道这并不是什么上天的预警,但是还是尽量降低宣明帝心里对五皇子的异样。

这话一出,让宣明帝心里大受震动。

虽然他也知道师尧是一个有分寸的人,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但是他能想象的便是如今师尧的哥哥还在家中赋闲,难保师尧不会为了哥哥而开口,宣明帝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了,但是师尧却并没有,她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前途的皇子要了恩典!

这不得不让宣明帝在心里对师尧的评价再一次提升。

见宣明帝没有反应,师尧像是急了,不由得开口,“皇上明鉴,并非妾多此一举,只是,只是如今宫内宫外对五皇子都议论纷纷,五皇子现如今年龄还小,听不懂这些,但是等他再长几岁,明白几分事理了,难保不会为此伤心,五皇子现如今养在妾的名下,妾不得不为他的将来多考虑几分。”

说着说着,师尧竟跪了下来。

宣明帝一见,连忙将她扶了起来,忍不住道,“地上凉,可别跪坏了,你的慈母之心朕已经知道了,明儿个朕就会下旨勒令后宫内外,包括前朝都不得议论五皇子之事,你妾放宽了心,有朕在,五皇子不会有事的。”

师尧借着他的手这才站了起来,高兴道,“谢主隆恩。”

经此事之后,宣明帝心情大好,也许是因为为五皇子做了点什么,心里对他的异样也减少了许多,甚至还和着师尧一起逗弄起了他,一时间,倒是难得的父子情深。

长乐宫其乐融融,差点宣明帝就忘了此番前来的正事,命人将五皇子抱下去之后,宣明帝对师尧道,“明儿个你将你哥哥宣进宫见一面吧,兄妹俩说说话。”

按理说,只有皇后、皇贵妃才有资格大婚之后回门,只有贵妃才能出宫在宫外小住,只有正二品昭仪以上的妃嫔才有资格宣娘家人进宫来看两眼,其他时候,除非妃嫔刚替皇家生完子嗣,皇帝高兴,特意给的恩典,否则正二品之下的妃嫔一旦进了宫那便是彻底与娘家见不着面。

如今,师尧一没有妊娠,二只是正三品,万万不可能给恩典宣娘家人进宫的道理,而且,一般娘家人进宫都是宣的命妇,或是夫人,师尧的哥哥乃外男,甚至年轻到并没有成亲,怎么可能进入后宫?

宣明帝见师尧一愣,随即笑了笑,伸出食指一弯,刮了刮她的小鼻头,“可是傻了?今日早朝,你哥哥领了蜀州牧的缺,不日就要上任了,朕特意让你能在他临走之前再见见,也不枉这些年你们兄妹俩相依为命了。”

果然,师钰是领了缺了。

看来荣贵妃并没有食言,而梁氏也并没有插手。

师尧特意不让梁殷插手的额,就是怕引起宣明帝的怀疑。

若是梁家插了手,可能第二天师钰被封为蜀州牧的圣旨就会下到师家去,但是如今过了几天才用动静,想来梁殷也不是不聪明的。

倒是师尧关心则乱,那梁家能屹立不倒这么多年,族中能人辈出,怎么可能看不出宣明帝心里那些算计,而梁殷也是梁家这一辈花了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嫡女,怎么可能看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纵使早就猜到了,师尧还是喜极而泣,又是下跪,“妾谢主隆恩!”

这一次,谢恩是为了师钰,也是为了她自己。

宫妃进了宫之后一般是见不着娘家人的面的,特别是她这样的低位妃嫔,如此谢恩才更显得她们兄妹俩情深义重,更显得对宣明帝死心塌地。

这也是宣明帝想看到的,是以这一次并没有将她扶起来,而是待她行完礼之后,才道了句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