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李原义相求(3)(1 / 2)

“这地少是少了一些,但我的还不就是你的呀?”

刘杏儿笑嘻嘻的。

“那就不同了,你的终究还是你的,而我呢,不过是仰仗你,说到底不过是沾了你的光。”

这话倒是说的透彻。

这世上难得有这么明白的人。

多的是那些想着攀上新贵飞上枝头变凤凰的。

刘杏儿皱了皱眉。

“不过……说到底这地用来和龙腾客栈相比起来,那差得远了。”

刘杏儿看了看左右两边的商铺。

“这左右两边的邻居和你们可熟悉?”

苏正弟摇了摇脑袋。

“并不熟悉。”

刘杏儿点了点头。

“不熟悉倒是件好事,不熟悉才好下手,太熟悉了,反倒不好下手了。”

苏正弟皱了皱眉。

“你想做什么,你不会告诉你想买来这两家的商铺来扩建客栈吧!”

刘杏儿笑呵呵的。

“真是聪明!知我者非你莫属啊!”

苏正弟很无奈。

这丫头还真是说风就是雨。

这行动力不是一般的强。

前脚东大爷还叫她回来看地,这会子她就打上附近商铺的注意了。

附近两家商铺一家是卖陶瓷碗罐的,一家是卖雨伞的。

虽说没有啥往来,倒也知道这两家的生意都还算可以,养家糊口那是过得去的。

没有重金,贸然让人家卷铺盖走人,人家怎么会同意呢?

苏正弟觉得仅凭着这福来客栈的实力,这事有点难办。

刘杏儿倒没有顾虑这些问题。

她觉得说服俩个小商贾对她不是啥难事。

她只知道这买铺经商呀。

那也是个技术活儿。

其中的经营之道只有熟透了,方能把商铺变旺铺,才能发大财挣大钱。

一个是时机。

经商就得乐观时变。

得经常注意大形势的生产变化动向和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时机谋取厚利。

一个是地段。

一个好的地段。

天下之中,诸侯四通。

若是经商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天下的中心,就可以据此致富。

一个是价值。

常言道种田可得十倍之利。

经营珠宝可得百倍之利。(珠宝奇货可居)。

将“奇货可居”发挥得淋漓尽致也算是是人生之中的一大笔买卖。

然后就是客流。

若是每天的香客和游客络绎不绝,杂耍艺伶和小摊小贩四处云集,做什么生意能不成呢?

不管是在闻朝还是在后世。

选铺经商的技巧都是在延续的。

总结而言。

就是要掌握时机、繁华地段、投资价值、稳定客流。

就目前的状况而已。

福来客栈都不存在欠缺这些问题。

石头镇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旅馆业又并未被官府管辖,许许多多的商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石头镇的客栈才会云集,开一家倒闭一家,倒闭一家又开一家。

万事极端便是弊。

石头镇的旅馆业就是这样做垮掉的。

但是卖陶瓷碗罐的和卖雨伞的就不同了。

石头镇的旅客居多,过往的游客谁会没事在石头镇买上几个罐子背着上路的,所以这卖陶瓷的生意,做的再好,在石头镇也就够养家糊口。

那卖雨伞的就更加不要说了,石头镇处于北方,北方气候干燥少雨,这卖伞的营生若是能干好,那就真的是见了鬼了。

凭着她在后世的见识。

她心里有底气,可以说服这两位商贾低价把店铺转让给福来客栈不说,还会好好的感谢她一番呢。

苏正弟见她想的入神。

“东大爷说了,咱们得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你也不必那么着急。”

刘杏儿也觉得自己太急躁了一些。

贸然甩钱让人拍屁股走人。

换谁都不会情愿的。

她得好好的想个法儿。

让隔壁两家商铺心甘情愿的把地让给她。

她若有所思的回了客栈。

前脚才刚进门,后脚便是冲进来一群人。

领头的是一个老汉,双鬓如霜,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大概是嘴里没有几颗牙了,嘴唇深深地瘪了进去。

另外就是前几日来闹事的老彪妇,也就是李原义的亲娘。

老彪妇长着一只鹰勾鼻,一个长下巴,就像两个钩子,几乎贴在一起了,油腻的头发一半白一半黑。

明眼人一看,这老彪妇和老汉就是老两口。

后头跟着的大概是家里的一些叔侄晚辈。

这六七个成群的男人间,唯独没有李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