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发现地下船厂
跟隨市长,玩家们来到了通天市市政厅下的一间档案室里。
市长走进最深处,取出一个盒子。
“这是——”
盒子打开,玩家们看到了一双差不多有60码巨大军靴,以及差不多比例的手套。
对应的主人身高,估计超过两米三了。
“超级士兵的遗物”
“是的。据说在300年前,正是因为得到了一队超级士兵的帮助,祖先们才得以倖存下来。”
市长说。
“当时,超级士兵得到的命令是掩护大人物们撤离,因此,那几位其实是违反了命令.而直到星球陷落,整个超级士兵计划也对一般人保密。说句实话,这事情,办得不怎么地道——”
市长又从旁边的保险箱里拿出一叠文件,里面有一张地图。
“这是其中一名超级士兵留下的手绘图,是我们后来誉印的。上面標记著的点,就是他们位於地下深处的培训学校』了。
“可能是因为看到当时即將被尸傀吞没的星球,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吧所以他才破坏规矩,画给了我们的祖先,想著有朝一日,或许有什么人还能收回那个唯一能称为家』的地方。”
说到这里,市长一阵唏嘘。
“只不过,由於严格保密,就连这些士兵也不清楚培训设施的具体位置。所以你们可以看到,这张地图没有比例尺,距离是用向东乘坐多久地铁,时速大约多少,又向上乘坐了多久电梯』之类的信息標明的。”
“够了,可以確定出大致坐標,至少能確认向!还有別的资料吗”燃哥接过珍贵的文件。
“真抱歉,没有了——那毕竟是308年之前。”
“好吧——””
末日灾变结束於三个世纪之前。
玩家们对这个时间跨度往往缺乏足够的认知,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背景设定里的数字。
但实际上,308年前,现实中的乾隆皇帝也只有几岁而已。
这是一段长到够遗忘很多东西的时间。
还保存著康熙年间家谱的家庭都是少数,知道那个年代祖具体生平的,就更少了。
即便人能一代代地传下来,“故事”也会失传。
经过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一早,小队清点装备。
“这次任务我们要给飞行背包带上备用的火箭引擎,以免地下存在大片真空区域,导致喷气式引擎无法工作。”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燃哥提醒大家。
在空间不密封的情况下抽真空,对黄金时代的ueg来说,应该並不难。
“喷射工质带上了吗”
“带上了!”
“弹药呢昨晚用了不少吧”
“消耗了四分之,但至少这次下去,所有人的弹药量都是满的。”
“那就好。”
玩家们简单吃过早餐,与通天市派出的嚮导小队碰头。
对方穿上了修復改装后的黄金时代工业外骨骼,这在通天市属於最宝贵的装备,同时也是最古老的,有点“圣遗物”的意思。
可见市长对这次任务非常重视。
这种工业外骨骼在设计上有诸多可取之处,比沧源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工蚁”要先进,主要是更加轻薄、更加贴身。
同时动作也更轻柔,那种属於机械的顿挫感减轻,与人类的自然动作有九成以上的相似。
玩家们照例先扫描,然后发送蓝图到璃星。
新式外骨骼结合沧源的ai辅助和核电池,肯定能让工人的劳动效率再上一个台阶。
一行人来到平台边缘,乘坐升降机下到地表,之后穿越废墟,找到另一处隱蔽在半坍塌建筑结构里的升降机。
这座升降机就位於巨坑边缘,下降大约400米后,会抵达一个坑壁上的突出平台,从那里进入理想城的地下城部分。
“直接跳下去的话,会怎样“
下降途中,零零9用下巴指了指外面的巨坑,问道。
“请千万別那么干。”嚮导很严肃,“之前不是没人这么试过,但都没有活著回来。”
另一名嚮导说:“通天市刚刚建立的那几年,城里还是有大型无人机的;当时的市长曾经派出无人机下坑侦查,但下降到超过1000米后就都失联了,推测是遭到了攻击。“
“是,从这个大坑下去,太过於显眼。”燃哥喃喃道,“还是你们带路吧!”
事实证明,嚮导们还是很专业的。
在他们的带领下,小队高效率地穿过被破坏的地下城,一路上几乎没有停歇,也没有走回头路,大致沿著20度角盘旋向下。
地下城的景色,超出了玩家们的预期。
原来这里並不是那种一层又一层的单调楼板空间,而是由许多独立的大厅和人造峡谷按照良好的城市规划,勾连出的宜居立体城市,各种平台和天桥高低错落,非常能勾起玩家们的探索欲。
当然,规划师並不是故意要把地下城精雕细琢地像是游戏场景一样,这种设计,应该是为了儘可能消除封闭空间里的幽闭感、压抑感。
部分区域的天板高度超过300米,底部甚至能看到地表难得一见的裸露土壤,那是灾前的地下公园。
有点像是很多个eva里的第三新东京市的地下部分连在了一起。
玩家们知道,末日之前,这里的天板应该会模擬出蓝天和阳光,墙壁也会模擬自然风景。
不,就算没有这些模擬,只要点缀上足够多的灯光,这里的生活应该也足够精彩、魔幻、赛博!
上了年纪的人未必能接受,但年轻人肯定会非常喜欢。
只可惜,这一切现在都成了废墟。
整个地下城完全断电,漆黑一片,只能靠动力甲上的高强度探照灯为嚮导照亮道路。
苍白光斑在复杂的地下建筑间扫过,如同鬼魅。
“这底下规模最大的大厅,其实都已经坍塌了。”
嚮导语气惋惜地说。
“那些地下城区中心大厅其实很脆弱,室內跨度超过了建筑材料的强度极限,上面还摞著至少几亿吨的地上城市,一旦反重力系统失效,立刻就会发生毁灭性的崩塌。“
“嗯—城市就是这啊,越先进越脆弱。”燃哥若有所思。
古代的城市只要备足粮食,能被围困几年而不陷落。
现代城市断电就要完蛋。
仔细想想的话,在《群星》里,“反重力城区”也確实是“理想城计划”的前置科技。
“对了,话说你们从没在这底下找到过核反应堆吗”
老於问嚮导。
嚮导摇头。
“我们也想啊,但能源设备都在地下城最深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尝试打破之前的探深记录。
“那可单人便携的微型反应堆呢”
这种东西,在星联其实比较少见,科技含量很高,但在黄金时代应该不稀罕才对。
“也没有——按理说浅层应该有不少的,但在末日危机期间,好像都被统一收走了。”
玩家和老於的团队一路不停拍照。
这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是此次旅程中的支线任务,为工程师行会收集信息,提供完整报告,用以评估整个区域的修復可能性。
“我觉得状况还算不错,地面上好至少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