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来呢?”我继续问说,让傅安舟多说一些话。
接触不多,但我知道他应该是个惜字如金的男人,能让他说这么长的一段故事,太过难得。
傅安舟的声音其实很好听,语调只要不是太冷,就会让人有些沉湎。
“芳村基本进入正轨之后,我就被派到乡里了。”傅安舟十分有耐心,“我去的韶乡,民风剽悍。”
民风剽悍?能得傅安舟这样的评价,韶乡只怕还真是……不太好对付。
“刚到的时候我见有人在修宗祠,觉得这族谱上的人名有些熟悉,查看了县志之后,才发现韶乡这里也曾是抗日根据地之一,我让我学历史的朋友来看看了,发现这里还发生了不少抗日战役,涌现了许多民间抗日英雄,但因为种种原因,所以这些英雄都被埋没了。”
这样的事情我自然是能猜想到内情的,不过,傅安舟接下来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呢,我有点好奇。
“我的那位朋友通知了许多学术界的朋友过来考察,我也就顺势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并适当地利用网络营销,把韶乡红色故里,英雄之乡的名号打了出去,紧接着,建设了一系列博物馆、纪念馆,配合一些自然景区,并跟上基础建设,韶乡也就成了著名的旅游区,GDP也就上去了,人们的收入也高了。”
当初傅安舟的故事也有人报道过,但评论的人却有些酸溜溜,只说他运气好,手头上的资源又多,再加上背景强大,想怎么做自然怎么做,所以才能做出这样一番成绩来,并且一路平步青云。
对于这样的言论,我只觉得好笑。
傅安舟的能力与努力,怎么就能被所谓的幸运、资源以及背景所掩盖?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傅安舟这样抓住机遇的—幸运不期而至,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住。资源、背景,也要看人怎么用。
关于傅安舟的平步青云,有人说,是上头在给他铺路。
要说铺路,傅安舟的背景强大,若真要从政,铺路也是必然之选。
被许诺一提醒,我恶补了许多关于傅安舟的知识,有些事情也就看得比旁人要更清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