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风雨21(2 / 2)

本宫禁爱 纳兰静宣 1830 字 2个月前

轿子停在主殿里,这是继上次登基后,第一次单独一个人跨进这里。所有的大臣双开而立,腰微弯,低头看着地板,而我面色沉重,高昂着头,凤冠沉重的蔻在脑后,金步摇撞击出好听的声音。

走到早上面的龙椅时,我并没有坐上去。

此时大殿上的人高呼。

“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朝亚伦看了一眼。

“平身。”

“谢皇后。”

所有的大臣整齐的站在朝殿上,而我站在龙椅边。

“皇上昨天晚上受寒,近些日子暂不理朝纲,本宫暂代几日。”

“皇上?”

大臣的话还没说,我就将手上两枚兵符露了出来,众人均惊讶了。我冷冷的看了他们一眼。

“还有疑议?”

“没,没有。”

我看了亚伦一眼。

“有事启奏!”

“臣有奏。”

“宣。”

“宣。”

早朝就这样举办了,而我因为在六部都呆过,所以对这些事倒也算了如指掌。

做不了曹操那么霸气的皇帝,做不了刘备那么忠厚的皇叔,也就只能做个孙权了,除了制衡,也别无它选,毕竟自己初来乍道。

认真的和大臣讨论着国事,春已经步入了中间,像云都这样还是以农业主主的国家,自然面临着降税的问题。而有些地方防旱也开始要做些准备,意思就是要动用国库,而去年清时的灾害,其实把国库掏了个缺口。怎么去填被这个缺口,我不知道。有些大臣提出用,进出口商贩的税收增加,有的提增个体商户的税,就这件事,讨论了好一会,是,这些都是要面临的问题。我也一个一个认真的听着,但就是不能全静下心来,为什么?因为还有一件事,我很担心,那就是赵端阳的去向。

我站在大殿上很久很久,因为龙椅不能坐,坐了就代表我有篡位之嫌,而皇帝不管是不是病了,我都是可疑的。

“行了,此时就先停一下吧。一会六部单独到御书房与本宫再私下讨论。还有什么事要奏的。没有就退了吧。”

“退朝。”

“恭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走出大殿,宽大的凤袍已经是稍薄布料的款了。一阵风吹来,裙角飞扬,外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目测该是八点左右的样子。赵木栾,迎着这样的阳光,你还安全?

为何和我说宫外不安全,你却独自就离开了呢?我面色深沉。

阮籍这一招是别无他路,我理解他。赵端阳确实比赵木栾适合当皇帝。

但是如今将两个皇族全赶出皇宫,真的是理智的选择吗?假如赵端阳回来时,我已经不想放下这权势了,又该如何?阮籍可有想过?

“娘娘?”

“走吧。”

我往着御书房走。

“亚伦准备些早点到御书房,以及六部大臣的碗筷。”

“是,娘娘!”

我继续走着,就听到亚伦对身后的人不停的吩咐着。

来到御书房,阮籍倒比我先到。

“阮籍叩见娘娘。”

“起了吧。”

“娘娘可想好如何稳住六部了?”

“既然你已经选择相信本宫了,就不用过多问了,本宫自有打算。”

“娘娘!”

“放心吧,不会像上次那么乱来了。先退下吧。”

我坐在椅子上,翻看着桌上已经批阅好的奏折,上边还留有赵木栾巍峨的草书。我用指腹轻轻的摩擦着上边的墨迹。

突然说少了个人,心还真的就空落落的。

这死孩子,不知道这样会让人操心吗?

“娘娘,六部已经到了。”

“宣。”

“宣六部觐见。”

“叩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位都起了吧。”

“谢娘娘。”

“亚伦传膳。”

“是,娘娘。”

六大臣都有点懵。我轻轻一笑。

“大家也别太拘谨,本宫是皇后,自然是这个皇宫里的主母,也该宴请群臣。”

“娘娘多礼了。”

“此次皇上旧病突犯,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本宫有些事想与大家商讨下。”

“娘娘尽管吩咐。”

六人难得和颜悦色的样子。就在这时,亚伦带着宫人就开始搬进些桌子。

“大家边吃边聊。”

我微笑着说着,也起身换到矮桌边,坐在垫子上。宫人开始上菜。

“不知娘娘。”

“后宫空了大半年了,皇上一直将心系在月华皇后身上,也没有填充后宫的意思,但后宫总这么空着,总是个问题。且这宫中本就事多。像正常该人管理的事,也没人去理了,大多的院子全是空的。本宫在礼部呆过些日子,大多的史书都显得有些混乱,本宫想诸位大臣家中若有会识字认书的女儿,不管是成家或是未及笄的都可以送到宫里来,本宫按能力划与品阶。未嫁人的女子,本宫留在坤宁宫自行管理,有家室的女子,就由着本宫身边的络丹来管理,天黑与众大臣一样,出宫归家,一月四日休,论品及领俸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