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章 他的剑(1 / 2)

连云山脚下,临时大营。

天蒙蒙亮,主帅帐中依然点着火把,左相苍老的脸被映得通红。

他来回踱步,额头皱纹的阴影堆积在一起,让他的表情更加阴鸷莫测。

兵部侍郎刘尚刚刚进来,见父亲心神不宁,不知说什么,只得轻声劝道,“父亲莫忧。”

闻声,左相停下脚步,专注地看向儿子,“有什么消息了?”

“没有。”刘尚如实具禀,“只抓到几个附近的山民。”

“带上来。”

“诺。”

刘尚应着,一挥手,几名军士把三个农民打扮的男子押入帐中。

三个男子看上去黑黑瘦瘦,边走边哀嚎,“冤枉啊军爷!俺们啥也没做!”

左相仔细凝视了他们一会儿,揉着眉心,让军士把人带下去斩了。

他看向儿子,目光不悦。

刘尚赶紧辩解,“我命人仔细搜山,只抓到洛阴王带来的一百来个县兵,还有几个山民。太子……好像消失了。”

“消失?好好的大活人怎么可能消失!”左相怒而拂袖,案上的砚台摔落在地,跌成三瓣。刘尚不敢说话。听得帐外三声惨叫,他心口一震,蓦地想到些什么。

“父亲,他们……应该是进了连云山密道。”刘尚说完,脸色忽而有些苍白,“会不会真如您所预料,太子是来找那个案子的证据?”

左相不吭声,又在帐中来回走了两趟。

良久,他回头看向儿子,目光炯然,透着一股强烈的杀气。

“老夫能活到现在,全凭一个道理。”左相一字一顿,摩擦着牙齿,“活人尚能为自己辩解,而死人,只能由活人盖棺论定。”

“您的意思,儿明白。”刘尚握紧腰间剑柄。

要是太子死于此处,他们就能给太子罗织罪名,不用担心有人反驳。刘家尚能有活路。

要是太子这回逃过一劫,甚至在连云山密道内找到了“东西”,那刘家就彻底输了。

是死是活,全在此一役。

刘尚叫来手下将领,厉声命令,“再去调三个营兵力,把连云山全部围住!一只蚊子也不能放出去!”

将领诺下,刘尚冷笑一声,叫住将领,“告诉他们,要是这回放跑一个叛贼,所有人都要人头落地!”

……

苏芷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块潮湿的滩地上。

她脑袋昏昏沉沉,用力回忆了片刻,想起在晕过去之前,她好像是在水里……

那时,陈皓在她眼前突然消失,她有些惊慌,在水中停下,四下寻找陈皓的踪影。

回头只见赫连明睿在她身后,用力地向她伸手,似乎想抓住她。

她不由自主把手递给他,可下一秒,她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拍在身上,脑袋像是遭受了重击。

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然后,她就在这个洞窟中醒来。

洞窟很宽阔,洞顶上有几个细长的裂缝,透进些阳光来。

其中一束阳光正正落在苏芷身上,让她感觉温暖了不少。这些缝隙都不宽,目测足够一个人通过。但缝隙离地面很高,约莫有四五十米。

苏芷有些兴奋,起身探查周围的山壁,试图找到攀登上去的地方。

山壁坑坑洼洼,长满青苔,又湿又滑,难以落脚。好在从洞顶垂下些藤蔓,她试着拉了拉,非常结实。

一股重获新生的快乐溢满她心底。她不由自主大喊,“你们快过来!这里有出口!”

没有回应。

只有她自己的回声,一遍又一遍在山壁上反射。

“你们快过来!”

“过来!”

“出口!”

黑暗中,这声音孤寂而阴森,令人毛骨悚然。

苏芷定了定神,又叫一声,“有人吗?”

“有人吗?”

又是只有回声。

看来,水底暗流将他们冲散了。其他人现在会在哪里?

苏芷想起之前在地下河底部看见的骷髅,不禁浑身一颤。那暗流的力量非常强大,会不会其他人没能上来,只有她被幸运地冲上了岸?

不可能。她使劲摇了摇头,告诉自己别那么悲观。去找找他们吧,也许只是昏过去了,没有听见她的叫喊。

她正打算再叫几声,刚开口,却听见某个方向,传来一声清脆的“咔嗒”声。

她心蓦地一紧,是他们吗?

紧接着,又是一声“咔嗒”,仿佛玉石或者骨骼之类的东西,碰撞在石头上。

苏芷竖起耳朵仔细分辨,察觉那声音来自身后。

她立刻回头,只见五十多米远处,洞穴的另一端的石壁上,隐隐约约有个黑影,定定站在那里。

和人一般大小。

她想开口叫一声,但喉咙却被一阵本能的恐惧扼住了。这黑影的形状……实在是诡异。

似乎有人一样的脑袋和四肢,瘦得可怕,但又不完全像人。

她记得刚才自己环顾检查石壁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个东西。是她太过紧张,眼花看错了吗?

苏芷揉了揉眼睛,只听见两声“咔嗒”声。

她急忙睁开眼,再看向那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