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人要带着虚伪的面具活着,并且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成熟。
无知是一种罪,不理解规则也是一种罪。所以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就是为了理解规则,从无知转变成已知。但在这个过程中,又何尝不是在遭罪?
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我们生下来,并非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存在的。
只为生活奔波而劳累的痛苦,其实不算什么。这是大部分人的痛苦。在张白看来,这样的人是幸福的,他们至少能被世人理解。
小时候愚钝了许久,错过了太多风景。我现在感到烦躁,是因为我在堕落。
约定不会改变,但随着现实不断蚕食着我们的约定,彼此之间大概率也只能以悲剧收尾。
满是黑暗的世界中蕴含着希望,满是阳光的世界里无处不在绝望。即使一个人他满口歪理,可那又如何呢?他在生活中也确实混得风生水起,你又能拿他怎么样呢?即使一个人满口真言,可周围没有人与他为伍,他又能有什么用呢?这就是人生的真相!
闭眼之后的黑暗若是一直持续下去,似乎比睁眼之后的光明要好。因为一旦睁眼,就意味着痛苦来临了。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乐观面对世界的,所谓乐观,就是给那些不乐观便无法正常生活的普通人而设立的一堂课罢了。
世间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说辞与逻辑,从而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爱情?不过是建立在利益上的绳索罢了。当爱情上升到责任,绳索会越来越紧,将欲望榨干,可笑的是,现实中人却因此乐此不彼地去做。因为不这样,便无法生存下去啊。
幸福是短暂的,痛苦是永恒的。人活在世上不过是为了痛苦,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更加痛苦,就只能够寻找目标,被迫地生活下去。
这世上有那么一群“教导者”,他们自以为看透一切,以傲慢和偏见的态度来引导晚辈。教导者会教你如何做人,教你放弃不必有的幻想,否认你全部的想法,用他们已有的说辞,与看似合理的逻辑来刷新你已有的观念。换言之,就是洗脑。最可悲的是,大部分后辈从小时候起,价值观就已被慢慢诱导,再经过长辈即教导者的指点,就会变得与他们相似。这已是必然的事实。可在诱导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是以浮躁、惊恐、焦虑、迷茫、不理解,甚至是害怕等种种情绪就会弥漫心头。有那么一些后辈,常常会感到格格不入,无法与人正常相处。也有惶恐不安的情绪在告诉他们,自己仿佛已被世人孤立。在他们看来,教导者无疑是未知而又令人胆颤心惊的巨兽。巨兽最擅长的便是绑架思想与行为,并在无形中带给许多后辈难以磨灭之创伤。可笑那些人还毫不知情,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对的,正因如此,世界上才会出现那么多悲哀不幸之人。
说出话来总害怕有人出面纠正自己的错误,与人对视时总感觉浑身不自在,告别时总以为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于喜欢的事,没法说喜欢,对于讨厌的事,没法说拒绝,对于任何事,心理都很矛盾,对于世界,只有满满的绝望。
张白想了想,继续回忆起来,像这类的事情,简直多如牛毛,着实让他难以想象。
这个世上,存在懦弱自卑的人,但他们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后天所致。所谓现实,是不断把帽子扔给三观还不成熟的人,这些无形帽子堆叠起来,伴随时间流逝,帽子堆叠到一百,甚至一千时,就会形成一座巨山,若想摘掉它,就必然要有移山的意志!
底层人天生就不会得到宗门的重视与荣耀,既如此,又何必对宗门十分忠诚?可笑的是,偏偏有那么多人,为了得到宗门的荣耀,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那所谓的光荣,在获取光荣的过程中,又渐渐忘记了自己已被利用,直至越陷越深,走不出来。
所谓人类就是这种生物,他们虚伪而又肮脏。满是恶心绝望的世界,他们能说得十分美好,满是利益横流的社会,他们也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用道德羁绊、束缚虚假的友谊。
这世界可笑至极,为了金钱,人类可以不择手段,而一旦有人拥有了金钱,就会被无数人类表面称赞。相反,一群真正愿意付出心血的人,在金钱面前,就是狗屁,就是坨屎!
人性的悲哀展现的淋漓尽致,若平静面对世界,世界就会像暴雨不断打湿你的身体。当凶狠对待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温柔无比了。
其实人是很复杂的,你说你讨厌自作聪明脸皮厚且又自恋的人,却喜欢极度理智高智商又冷酷的人,可当你真正喜欢的类型出现在你面前之时,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斥着悲伤与孤独,而为了防止悲伤与孤独来到,人们总是要寻找理由,寻找目标,来试图转移注意力,这些目标与理由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又或是责任感,倘若没有这些,人类是活不下去的,因为人类永远恐惧并敬畏着悲哀与孤独,不敢独自战胜……而这,便是真理。因为真理往往存在,往往那么真实,真实到让人无法反驳,所以人们往往无力践行真理,我亦是无力践行真理,因此只能苟延残喘地活在这个世上。
这个世界被痛苦笼罩,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我们同样被痛苦笼罩,痛苦的我们不断地苟延残喘,不管是与人结交之后的相互利用,不管是与人为伴之后的相互背叛,不管是生老病死之后的亲人离别,不管是穷困潦倒之后的郁郁而终,不管是独自一人之后的无尽孤独,自始至终,我们都在忍受痛苦之煎熬。
张白始终不理解人类为什么每时每刻在面临痛苦之时,会假装面无表情,并排斥或摒弃那些真正遭受痛苦煎熬的人类,认为他们是在无病呻吟。然后,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来说一些:“你应该活下去,你要相信这个世界有光,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很美好……”等等类似的话来。
……
想了想,张白回忆起了以往在梦境之中的熟悉对话。
“你看完一本书之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失去记忆,或者回到过去吧。”
“为什么呢?”
“我常常以学习的态度来阅读每一本书。当阅读完一本符合口味的书时,我会感到惊讶,但我内心并无喜悦,相反,更多的则是悲哀。因为每次读书都能使我的阅历丰富、眼界开阔。其中,注重故事性的小说不胜枚举,它们往往会给我带来深深地震撼,只可惜这种震撼一生只有一次,每当震撼过后,我便会继续寻找其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小说,就这样循环往复,久而久之,再也没有小说能够给我带来震撼了。”
当人类获取某类知识,又将这类知识转告于他人时,总是以一种不屑的语气来施行。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轻蔑的矛盾行为,至今仍无法理解。
那些小说中主角妻妾成群,女人缘桃花运拉满,其实不过是剧情为人物服务,作者刻意为之罢了。若放在现实,这些女人都不可能与主角接触甚至在一起。因为女人一般不会主动开口,所以不主动开口的男人身边一辈子也没女人,那些花言巧语,给你带来安全感的男人身边才有女人,与人交流时只谈论女人的家伙,身边也可能有女人。
人的一生根本无需依靠,只要心无杂念,意志坚定,即便孤独一人行走,也全然不觉痛苦。
前辈们总是在不知不觉间鼓舞、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使得后代习惯性遵从这种思想与状态,这种奇妙的东西,他们自己也不明白。因为这是真理。只要遵循真理前进,就能安稳地活在这个世上。可惜他无力践行真理,在这个世上,不会做人之人、无欲无求低欲望之人、对什么也不抱期待之人并非不存在。而他恰好这三样全占。
对于以上种种,张白心中都很理解,但是他没办法去顺从,因而只能够默默地退避。
说实话,这些话都非常的有道理,但是对于张白而言,却是无力为之,因为这些话都是真理,但是真理没有办法反驳,不管如何?再坦白而言,这些也不过是人们为了利用的点罢了。
可笑的人类永远也没办法想象这些人间真理,因为他们在想象的同时又惧怕这些,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改变,这就是这个世界。
张白道:“看样子,周围的情况又变了。”
张白有些疑惑,他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周围都是如此,因而没有办法,他朝着前方走去,前方的路非常缓慢,但是他却走着,前方的路可能无穷无尽,但是他并不害怕。
他朝着前方走去,周围的场景人物,仿佛都不存在了,仿佛一个个远去了,一切的一切也都不存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白也都不在意周围的一切了,因为在他看来,不管在不在意,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张白想了想,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幻境,现如今,好像连主世界也都消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