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唤着…
吃饭,吃啥子饭?全身上下都拿不出一个铜板来,等着我找找看这个屋子里面有没有。
翻箱倒柜,灰头土脸的从书中钻出,不负众望,终于找到了一个铜板,没错就是一个。
一个铜板够个屁啊,真的是,我是服了。
接着,只能失落的坐在地上听着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唤。
别叫了,别叫了,你怎么那么不争气,
忍忍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一分钟…
十分钟…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肚子饿得睡不着,啊!好烦…
不管了,出去碰碰运气。
说不一定年能碰到个好心人,或者哪家有酒席,去蹭上一蹭。
穿上那套布满油污的衣服,没鞋?
然后头往木床脏兮兮的黑布鞋。
套在脚上,这大脚指还破了个洞,唉,不管了。
走,出门。
看着这江州美景,想起自己这具身体以前与好友黄小花在这边吃的美食。
西湖醋鱼,东坡肉,油炸响铃,龙井虾仁,以及莼菜,与鲈鱼、茭白并的菜
甜品,桂花糯米藕,艾草青团,芡实糕,梅花糕,红豆糕,
第一代庆阳帝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南下巡游,一路上看遍江州美景,吃遍江州美食。
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
这是庆阳帝第六次南巡时写下的诗句。
据说是庆阳帝,微服出访的时候,晚上住在在河间府,半夜里有点饿,就想吃点东西。
当地的厨师就做了个给他吃,他吃过了之后,觉得这个这种食物香酥可口,就询问这个厨师这是什么食物,仆人和厨师只会怎么做饭却不知道该从未为这个事物命名。
就像是很多的农家菜,都是乱做的哪知道这叫什么名字。
正巧这个时候庆阳帝听到外面一群起青蛙在呱呱的叫,于是便为这个事物赐名为,蛤蟆吞蜜。
相传,来到鲁南峄县的时分,知县给庆阳帝献上冒着热气的菜煎饼。
庆阳帝吃完觉得十分美味,让知县再给他预备二百斤,供一个月来吃。果然遇到吃就是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样。
吃完了不说还得打包带走。准备上二百斤菜煎饼对知县来说是不难,但是也无法储存一个月。
庆阳帝的随行人员都觉得行不通。这位知县却是不慌不忙,第二天就给送来了煎饼,不过知县带来的是和硬纸壳子相同的干煎饼。
庆阳帝一看顿时不高兴了,心想好你个鲁南知县竟敢以次充好。
不过还没等庆阳帝发火他就闻到一股香味。
他吃了一片干煎饼后觉得竟然也非常好吃,立刻转怒为喜,不由得连声叫好。
知县说:这是花椒叶干菜煎饼,也是菜煎饼的一种。
只不过这种煎饼可以放的时间较久。
还有当年沦落街头,叫化用泥土包裹烤制的鸡,分享给庆阳帝吃,吃后深感美味。
后面回到帝宫中,留恋这美味,夜不能寐。
宣旨去找,此菜。
找到叫花,后…
做出此菜,可是不敢叫此物为“叫花鸡”,而后称此菜为“富贵鸡”。
还有诸多王朝,帝朝,诗人,帝王也评价江州美景美食。
不行,不行,不能想了,肚子实在太饿了…
走着,走着,看着前方的商贩们,吆喝着,来啊,新鲜的面嘞,香着呢。
快来!水果啊,不甜不要钱。
听着这街道两边的美食,吞了吞口水。
厚脸皮的走到一处小面馆前,然后客气的对着,面馆老板说道,老板。
这一枚铜钱,能不能吃碗面啊?我不要肉,素面就行。
面摊老板,抬头看了看来者,然后听见一枚铜币能不能吃碗面?
然后低下头,淡淡的说道,一枚铜币,我这可是湖鱼熬制的汤,手揉的面,乃是鱼肉面。
你一枚铜钱,要是在往日啊,倒是可以喝一碗鱼汤,现在这世道啊。
现在你只能喝半碗…
半碗?我这还没尝出个滋味来,就没了。
摇头离去。
游离在一处又一处的吃店。
亲切问候,暗叹而出。
一枚铜币啊,能买啥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一边把铜币丢在半空中,又伸手接住。
接着手没接到,钱币掉在了地上,被后面的人一脚踢开,飞向前面。
我的钱,我最后一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