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一个月都没有出门的曲涟,是在家中紧急炼制白玉颜膏。
刚才那被她放入药箱中一小瓶一小瓶的膏药就是白玉颜膏。
流民上山采药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曲涟也没有闲着,把风华正茂的广告打了出去。
风华正茂胭脂铺子幕后东家慈心,专门想出这一条计策,可以让流民上山采药才去铺子里面换钱,这个消息已经风靡全京城。
有人说风华正茂是自寻死路,也有人说风华正茂蠢,但不管怎样风华正茂这个铺子的名声总算是打出去了。
因为打着慈善的名头,更得民心,京城中的大小官员的女眷都愿意去那里买胭脂水粉。
风华正茂本来口碑就好,东西也好,所以才能在慕玥的手底下经营得如火如荼,现在又加上这样一个名头,生意更加火爆。
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实属风华正茂的白玉颜膏。
白玉颜膏的好处自不必说,只要家里有点钱的,都愿意花钱去买。
对于那些富裕人家来说,这两百两银子根本就不像是钱,毕竟腰缠万贯,多数人甚至有囤货的习惯。
之前去年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限制,每个月只能卖一定数量的白玉颜膏,有很多人想买都买不上。
有点手段的都把这个白玉颜膏给囤起来,甚至想要囤一阵子之后再以高价卖出去。
曲涟做这东西可不是为了让别人赚钱的。
当即拍板决定,为了给流民发放银子,今后白玉颜膏不限量供应。
这下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了,所有的人几乎都一拥而上。
这个消息预热了三天,风华正茂第一天拿出五十瓶膏药来售卖,没到一个时辰,这五十瓶就被抢售一空。
其中有很多人买了,不光自己用还拿来送人,一下子囤了好几瓶。
几百两银子就像不要钱一样甩到掌柜脸上,掌柜也不恼,乐呵呵的脸都笑成了一朵**。
其他没买到的人纷纷叹息,只能第二天再来买了。
更绝的是,曲涟还让掌柜的把那些买了白玉颜膏药的人是来自哪里,都写在一个牌子上,挂在风华正茂铺子的正堂中间,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慈善家。
也就是说,只要你买了白玉颜膏,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名字报上,这块牌子上面就会有你名字。
传到外面,这个慈善家的名字也让人口口相传,这样就能得到好名声。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心中最缺的是什么?
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曲涟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也就得出了答案,是名。
都说名利双收,皇帝都想在清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可以,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被别人所称赞呢?
此时出现的白玉颜膏正好符合了他们心中的预期。
或许他们大肆购买白玉颜膏,只是为了给自己挣得一个名声。
有人说,这么做太麻烦了,想要得到好名声,直接去街上施粥就是了。
不过这种方式太常见也太麻烦,这些人最不想要的就是麻烦了。
能够替他们解决烦恼,所要做的无非就是给风华正茂这个胭脂铺子一些中介费的事情。
更何况还得到了白玉颜膏,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他们更愿意这样做。
这个月里,已经积攒了好几位慈善家,现在在京城中,他们风头正盛。
有了对比,做这件事情就让他们更加有积极性。
“小姐,您今日的白玉颜膏做好了吗?”曲涟刚刚把药箱关上,掌柜的就准时出现在家里。
接连几日来,曲涟都已经习惯了,“掌柜的,我不是说了吗,取货是小事,你让手下的人过来就好了,你是我娘用惯了的人,我怎么好劳动你大驾呢。”
曲涟这话,掌柜的也听了许多遍,不过他就是听不腻。
“小姐,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这白玉颜膏正好卖呢,这可是一大笔钱,我不亲自过来不安心,我们要趁此机会多卖几瓶。”掌柜的说道。
“拿去吧,今日做成的就这一批。”曲涟指了指箱子道。
掌柜看到箱子,就好像看到了鱼的猫,顿时两眼发亮扑了上去,“小姐好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