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主子,奴才拿来做海盐倒卖。”这人如实回答。
“盐?”曲涟眉头一挑,如果说是盐的话,还有可能。
毕竟盐这东西在这里,不像是现代一样有国家的管控,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去,只是为了保障让老百姓吃到最好的盐。
在古代这地方,如果谁掌控了食盐来源,笼络住整个食盐的经济体,单单是这一项就足以使得他富可敌国。
毕竟这东西家家户户都需要。
“你是怎么做的?”对于这一点曲涟倒是非常好奇。
那人不敢隐瞒,只得一五一十地说来:“奴才做的不过是一个中介的生意,老百姓从镇上买到的食盐价格极高,而这食盐从海边捞出来时,在那些渔夫手里,价格又是极低的,谁愿意去跑这个腿,都能够从中赚不少钱。”
简单地来说,就是做一个中间人,替老百姓跑跑腿,赚一个差价而已,只要卖得比正常的便宜一些,老百姓自然愿意从他这儿买。
那这件事情就说得通了,既然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头脑也不简单,赚钱只是情理中事。
“奴才做到的所有银票和银子全部都在这儿,还有一些没有在这儿的,已经用于周转中,主子您可以随时收回去。”这人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一副乖乖模样。
从怀里把所有的银票和银子都掏出来之后,对曲涟行了个礼,正想退下。
曲涟却把他喊了回来,“这些银子你尽管拿去继续投入,钱能生钱,放在你手里我安心。”
那人又低眉顺眼地点了点头,把这些银票尽数收回衣袖中。
“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倒是很好奇的,”曲涟喝了一口他端上来的茶后,淡淡开口,“你去哪里进货的盐?”
这地方居然有盐?
这个事情是超乎曲涟意料之外的。
“回主子的话,永安王朝的东边,面临着的就是一大片盐洋,那里有许多渔夫,也懂得些把海盐做出食盐的路数,只要多出一点钱他们就愿意做,他们做这事,可比做渔民好多了。”
“桂三,小姐问你从哪进的货。”桂嬷嬷此时开口道。
原来这人叫桂三。
桂三愣了一会儿,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多了,连忙闭嘴。
他还以为小姐问的是他怎么做成这件事的,也想要把这个法子拿在自己手中,却原来不是?
“奴才就是从海边进的货。”桂三磕了一个头。
“海边?”曲涟喃喃自语,一只手摸着下巴,就好像是陷入了沉思。
海边?原来永安王朝竟然还临海?
“那其他国家是不是也临海?他们是不是也能吃到食盐?”曲涟忽然很想问这一句话。
“并不是的,虽然其他国家也有临海的情况,不过他们那一片的海洋并不产盐,其他国家所吃到的食盐都是从我们这儿传过去的。”桂三如实回答道。
原来如此!
永安王朝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这个国家虽说没有特别富裕,但也没有特别贫穷。
光是他们控制着盐脉这一条,就足以让其他国家虎视眈眈,恨不得把这片肥美之地收入囊中。
从前几年开始就已经不再进贡了的北定王朝,不就是如此吗?
自己国家地处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大的优势,皇帝居然不好好发挥作用,而是整天想着去攻打其他国家,这算不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
不过永安王朝临海,之前那一场水患就能说得通了。
临海的国家,不管是春夏秋冬,只要海面上一旦有龙卷风,龙卷风席卷来的湿气必定会让这片天下雨,这雨势是大还是小就要看这风力是大还是小了。
北定王朝有人会算天,知道永安王朝即将有这样一场龙卷风袭击所带来的雨,所以才能计策频出,一环扣着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