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鱼咬勾了(2 / 2)

果然,又发现有两家的孩子也提到了这个“笑眯眯的货郎爷爷”,都得到了些小玩意儿,并被问及类似的问题!

由于货郎看起来和善,给的东西又吸引孩子,大人们当时都没太在意。

“他在摸我们的底!在用小孩当眼线!”

林军立刻判断,“这个货郎,绝对是‘园丁’派来的侦察兵!他在用最低成本、最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搜集情报!”

他立刻将情况上报山鹰,并组织民兵,根据孩子们提供的模糊线索,在货郎可能出现的区域和离镇方向进行秘密搜寻和布控。

然而,几天过去,一无所获。那个神秘的货郎如同鬼魅,出现一次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货郎的出现,虽然没造成直接危害,却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入了林军和山鹰的心中。

这表明,“园丁”对广元镇的渗透和侦察,已经细致和隐蔽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开始利用天真无邪的孩子!其手段之卑劣,用心之险恶,令人发指。

压力与日俱增。林军知道,敌人正在黑暗中耐心地磨着牙,寻找着他们防线最细微的缝隙。广元镇不能永远这样高度紧张地戒备下去,必须想办法变被动为主动。

一个深夜,林军、山鹰、胡玉等少数核心人员在公社密室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

“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山鹰面色凝重,“‘园丁’像条藏在暗处的毒蛇,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咬过来。必须想办法引蛇出洞,或者找到他的七寸。”

“可是,我们连他是谁,在哪里都不知道。”李福叹气道。

胡玉沉吟片刻,开口道:“首长,林大哥,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敌人之所以能一次次渗透进来,是因为他们总能找到我们的‘信息差’和可以利用的‘弱点’。我们能不能……反过来利用这一点?”

“怎么利用?”林军看向她。

“我们可以……故意制造一些看似机密、能吸引敌人注意力的‘情报’,通过某些看似‘无意’的渠道泄露出去,设下陷阱,引诱他们上钩?”胡玉谨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山鹰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战略欺骗?”

林军也若有所思:“就像上次对付假勘测队那样?但这次,需要更精密,目标更明确。”

经过彻夜的反复推演和论证,一个大胆的“钓鱼”计划逐渐成形。计划的核心是:由山鹰和林军精心伪造一份关于“在广元山某处发现高品位稀有矿脉露头,上级决定秘密组织勘探队,于X月X日进行初步勘察”的绝密文件。然后,通过严格控制的、看似“偶然”的机会,让这份“情报”被敌人可能存在的内线或侦察渠道“获取”。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一旦被敌人识破,或者泄露范围控制不好,都可能弄巧成拙。但面对“园丁”这种级别的对手,常规的防御和排查似乎已难以奏效,兵行险着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计划得到上级的谨慎批准后,开始秘密执行。

几天后,公社通讯员“不小心”将一份“加密”文件袋遗落在供销社柜台(事后被严厉批评);广播站夜间检修线路时,两名技术员“无意中”在未加密频道讨论了几句“后山勘探”的准备工作;甚至胡玉在采访一位老猎人时,也“说漏嘴”提到了上级对山里某种“亮晶晶的石头”很感兴趣……

这些看似零散、偶然的信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几颗石子,期待着能引来潜藏水下的恶鱼。

时间一天天过去,离设定的“勘探日”越来越近。广元镇表面一切如常,但核心知情人心中都绷紧了一根弦。林军调动了最精锐的民兵和公安人员,在预设的“矿脉”地点周围设下了天罗地网,日夜潜伏,等待着猎物上钩。

然而,直到“勘探日”前一天晚上,预定区域依旧寂静无声,没有任何可疑人员靠近。

“难道……计划失败了?被识破了?”潜伏点里,铁柱有些沉不住气,低声问林军。

林军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夜幕下的山峦,沉默地摇了摇头。他的直觉告诉他,敌人不会放过这么重要的“情报”,他们一定在暗中观察,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就在这时,负责监视镇子通往外界电话线的技术小组传来了紧急消息:就在十分钟前,一条通往邻省方向的电话线,检测到了一次极其短暂、加密方式特殊的异常信号发射!信号源大致定位在……镇子西边五里外,一个早已废弃的护林员小屋附近!

“鱼咬钩了!”林军眼中寒光爆射!“他们不是在勘探地埋伏,而是在向外传递情报!立刻包围废弃护林员小屋!行动!”

漆黑的夜色中,一场无声的围捕骤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