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也不用动手(1 / 2)

“可汗,这个仇不报了,咱们王友靳部落还能有啥颜面驰骋草原?”

“可汗,再猛的羊群毕竟还是艳群,责骂他又如何挡不住狼来了,只要继续工程上马,那么定能拿下秋宁府救大皇子!”

“汗,你又给了我一个机会,我们又攻城了,我答应能救大皇子!”

“非让这些可恶的夏人买单不可。我们必须告诉他们:草原上的雄鹰怎么也惹不起!”

……

将军与千夫长面对王友靳风胜不停地说话,他们都坚决表示了一种信念—即孤注一掷再攻城略地、必须攻下秋宁府、必须解救大皇子!

可是,此时此刻的王友靳风胜却是脸色阴沉,从头到尾都一言不发。

说全王友靳部落看到城墙上那个场面最气的是谁的话,无疑这绝对是王友靳风胜自己。

他不只是生气,而且还很痛心。

可即便是如此,那又能怎么样?

身为王友靳部落可汗的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王友靳部落为筹备一个攻打大夏的方案所做出的努力。

他更明白拿下秋宁府的代价是什么。

用二万兵马攻下秋宁府并非天方夜王,只是,一旦他孤注一掷攻下了秋宁府后又会怎样?

今后是否仍需派员镇守秋宁府?

如果他们没有守城而选择了毁之一炬,城中这么多老百姓怎么办?

因此,攻下秋宁府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得到的回报完全不成正比,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一定要攻下秋宁府呢?

身为王友靳部落可汗的王友靳风胜远超大家想象。

须知王友靳卓宏刀乃是王友靳凤胜最为器重之子,亦是最骁勇机智之人。

堪称王友靳风胜,差不多是下任王友靳部落可汗。

这样一个好儿子——王友靳部落大皇子如今却蓬头垢面、满身伤痕地悬于城墙上,作为向王友靳部落挑衅的利器,就是铁石心肠也要生气,何况王友靳风胜如此做皇帝。

只不过,王友靳风胜脸上表情不断的变化,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很久以后,王友靳风胜沉重地叹息着,自己做出了决定。

对城墙上那个场景如数家珍,假装没看回家自己!

作为王友靳部落中的一个伟大皇子,那么就必须要准备好为了王友靳部落而牺牲一个小小的自己。

大皇子所做的一切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地位,骄傲的雄鹰是不会低头的,只有拿下大夏京都城,才对得起大皇子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

为了不攻城略地,王友靳风胜有太多的原因与借口,无论是兵还是狼骑都只需要气急这段时间,等他们平静下来后最终就会知道可汗今日所做决定的意义。

思来想去,王友靳风胜双眸一闪,抬起头看了看行急的人,张口就预备着一切。

可就在这时候,前方却是又传来了一阵激烈的讨论声。

讨论声不长,接着就是那近乎响彻整个世界的怒吼声。

仅仅是听着这个声音,并没有亲眼看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王友靳风胜就可以猜到外边儿到底是什么状况。

当怒吼声愈来愈大的时候,王友靳风胜的一颗心落在了低谷。

抬起头,远远望去,秋宁府的城墙上,依稀可以看见两个战士出现在架于此处的王友靳卓宏刀旁,他们手中还有匕首。

在两人的拷问下,王友靳卓宏刀狂乱挣扎、哀鸿遍野,王友靳部落全体成员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怒火日益膨胀。

唯独王友靳风胜,他听见自己儿子的哀嚎声之后,心头不但没有愤怒,反而还惊呼一声——完了!

这一刻王友靳风胜—也可以说整个王友靳部落已骑虎难下。

如果就这样继续选择视若无睹的话,冲刺之后,他们王友靳部落的每个人都会像灰尘一样再也掀不起半点风浪。

若仅此而已,关键是—如果把王友靳卓宏刀这样的待遇全都看得一无是处,那从此之后,王友靳部落子民又将怎样看待自己这个可汗呢?

像亲生儿子一样悲惨的经历能被人看得一清二楚,那像他一样普通子民呢?

仅从现在这样一件事就能看到王友靳风胜心如磐石、王友靳部落民心将分崩离析。

无论是平凡的子民、骁勇的骑兵、日后再也没有王友靳部落归属感。

人心凝聚补好了,王友靳部落又该怎么活下去?

可要是现在用全部的力量来攻打秋宁府的话,那么如果不成功的话,那他们两万人就会被困在一个小小的秋宁府,浪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但最后效果不尽人意。

甚至不能进攻秋宁府,则其王友靳部落的最后归宿就只有一种,即渐渐地衰落和消亡。

可以说,要是有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那么这根稻草就是王友靳卓宏刀。

这一刻,王友靳风胜心中寒气逼人,耳畔回**着王友靳部落士兵的愤怒咆哮,但他骑虎难下。

王友靳风胜心里有数,这次率2万大军南征,勉强能打到夏国的京都城。

除非如同那位赵阳殿下所说的,代王等人成功的反叛。

可即便是这样,代王等人即便是可以顺利的攻打下来京都城,王友靳部落在这之中没有起到任何的用处,最终又如何与对方瓜分夏国的利益?

总之,无论过程怎样,最后的结局对王友靳部落而言并不理想,王友靳部落输了就输。

既然无论如何都输了,那么还是搏一搏吧!

王友靳风胜仰面望着前面秋宁府城垣,眼神灼然地说出了“攻城!”

仅仅是简单的两句话,就包含了对王友靳风胜的无数次思量,更有王友靳风胜拿着整个王友靳部落打赌的决绝。

身边士兵听完王友靳风胜断然下令后,一声怒吼,咆哮如雷。

气愤之余,士兵们又组织了一轮攻城行动。

一鼓作气又衰三而竭者,夏人之词。

言出必行,但此刻王友靳部落正好一鼓作气达到了巅峰。

看着自己家的大皇子在众目睽睽下这么残酷地煎熬着,但凡一个人却不能走到视他为无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