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多次试验(1 / 2)

敬文耀沉重地拍着大腿叹了口气说;“重镇城池里的兵抽不出,亲卫军十六卫更别说了,就算我答应了,那三个内阁大学士都不能答应。

就是内阁大学士答应,皇帝陛下不答应;皇帝陛下大一统,文武百官听这样的事,是无法答应的。

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同意你的要求?不就是脱了裤子放了个屁多此一举么?”

敬文耀这句话言之凿凿,令人必须亲信。

李维听到这句话后却感觉到一丝尴尬。

这么说大夏帝国这么多屯兵居然一点用都没有?!

屯兵屯兵从字面上看是屯在里边儿里的士兵,换句话也可理解成大夏朝廷在某一重要关头屯集的士兵。

这些屯兵通常与一般老百姓没有多大差别,有自己的事自己干,但一出事就得当兵。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屯兵地位和普通的士兵区别不大,权力上却是有些区别。

这些屯兵没有得到朝廷的准许去做生意,就算想吃点东西维持生计,也只有种地。

但要是去种田的话,他们有需要腾出一点时间去训练。

地里庄稼侍弄得差,劳累一天还得受训,在此养出两头不讨人欢心的事谁来干呢?

不过,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战士或完全脱产或不脱或半脱产。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三类兵同时出现。

李维亲眼见过彻底脱产的士兵,还从未见过半脱产的士兵,他一直还以为半脱产与彻底脱产的士兵相差不会太多。

可是现在听敬文耀这意思,好像也差不了多少。

心中这么想着,李维抬头看向敬文耀,问了一句:“既然作用不大,朝廷又何必挽留这些人呢?这样岂不浪费了粮食,浪费了军饷?”

敬文耀一听这样提问就无奈地叹息说;“有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就没辙了。”

李维一听,点点头,有点了然。

屯兵制度是始皇帝自数百年前在建立夏国时留下的,历经岁月,滋味早有改变。

不得不说屯兵制度对于始皇帝那段时间来说还是非常有帮助的—那段时间个到处乱糟糟,很多前朝欲孽尚未被消灭,兼并的存在能够长期驻扎在某一处,极其有效阻止逆臣贼子造反。

再加上当时夏朝银子不多,粮、地更是少得可怜,屯兵真正要打时是兵,不用时是农民。

这既是拿枪杆子打仗,也是拿锄头种地的群体,真是绝配万金油啊。

不过,时间长了,这种制度就变成了利大于弊的存在。

夏国终究是渐渐趋向稳定,各地都设有城防部队专门意图与山贼周旋,这样的实力已是十足。

如果真有外敌侵入,屯兵战斗力太弱,完全没有什么用。

总之,这种屯兵制度发展至今日,即是高不成、低不就之窘况,而屯兵之地位仍属世袭制。

本来屯兵战斗力强悍,将诚惶诚恐上阵为朝杀敌。

可是到了他们的后代这里,那就未必了。

他们想从事其他工作,但身份与朝廷制度所不容,久而久之,这类人内心不免产生愤懑。

这种愤懑代代相传至今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

李维愁眉不展,冥思苦想良久,终于还是下了决定。

李维站起身来,对敬文耀说道:“屯兵之事我行我素,从今天起屯兵制度废止!”

“啊?”

敬文耀也认为李维是为了打消向兵部借人贷款的念头,没想到自己竟然说出来这样的话,顿时惊呆了。

废除屯兵制度并不是件小事,虽然您李维如今贵为安国公了,可这不是您一人一言一行能做得出来的吗?

这么多屯兵,如果不是农民,你们叫农民干啥?

李维望着敬文耀说:“现在情况如此,所以我不会打扰你。

银子啊,我不想要五万两,一万两就够了!

兵员甲胄武器都是兵器库供应,其余一切都要自己琢磨。”

说着,李维径直转身离开兵部衙门,敬文耀坐在那里看李维背影渐渐远去,一脸复杂之色。

他实在是想喊李维,但从现状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方法能比李维所说得更高明。

李维从兵部衙门出来后,一路想的就是这个问题—他到底是从哪里凑这么多钱的?

一万两银子呀,这个如果放在过去,李维当然不当一回事看,可如今不一样了。

在国内大兴书院、铺筑公路,那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开支。

李维考虑再三,终于到靳彬钱庄。

王靳彬像往常一样迎上来,拍马屁地笑道:“哎呀,小王爷,你为什么突然出现在这里?”

李维看着王靳彬淡然地说:“没什么其他的,只是希望你能给我备点银子。”

“……”

王靳彬一听这句话心里立刻咯噔一跳,连带表情也僵了。

他不敢拒李维于千里之外,迟疑着只有小心地问;“小王爷,不知你这一次要花几两银子?”

李维想买银子,过去总是直接叫人来拿,难得自己来要。

既然李维目前已经做到了,那无疑这一次他所需的资金是不会减少的。

果然,内心紧张的王靳彬在下一秒听到李维说道:“这也不算多,只是十万两银子。

要是兵部可以再提供一万两银子的话,那么你们靳彬钱庄拿出九万两银子就够了。”

“……”

王靳彬原地一愣。

自己没听错吗?九万两白银?!

王靳彬由于心里不踏实,惊恐万状,说话声开始打颤。

王靳彬点点头,有点害怕。

李维蹙眉问道;“那么,靳彬钱庄的银子是多少呢?”

他好像担心眼前的安国公会会认为三万两银子太少,话一出口就忙着补充说:“小王爷啊,真的不是小故意私自藏银子,而是我们靳彬钱庄目前能出的钱才那么多。

小王爷,这些您都是知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是小的真的挪用了那些钱,恐怕......”

李维不语,只是皱眉沉思。

三万两银子......不多,但不少。

于是,李维摆了摆手,说道:“好吧,我明白了,三万两银子别动,先待在靳彬钱庄吧,我有事用这钱。”

“嗯,小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