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让我有机会等待阅读,这是我等待的导师,一日为师、一生为父,这是孝道、报效君王、这是忠贞!”
众人说完这句话,神情再度兴盛起来。
只不过,更多的人听了他这话之后,却是眉头紧皱,看向那人的眼神有些不满,显然是不赞同他的观点。
这一观点为主流学子所言,其李维文学院、理学院、想来都与国子监那伙主流学子不一样。
所谓忠君爱国的那个实训柜门就是门阀世家的子弟。
他们这批书院的学生科出身寒门、天天吃不上饭、穿不下衣,长大后不知遭受过多少饥饿和痛苦。
读书?如果把这样的事摆在过去,这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敢去想。
即便是穷苦到了这种地步,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还要缴纳赋税,交不上赋税的人就要去服徭役。
当时他们忠于的君主是哪里人?
当时为什么没人告诉他们说你能去念书,念书后你能忠于君主?
如果不是面前这个青年安国公,此刻他们恐怕还是自己农田奴隶耕种、为饱餐一顿拼了劲哪!
就算面朝黄土背朝天含辛茹苦地流汗一年,也不一定能过得去。
报销君主吗?呵呵,那是玩笑!
在场的人心里都在做着这样的思考,但那个发言的同学没有这么认为。
看看自己的衣着打扮,你会发现他与其他同学不同,家里一点儿也不穷!
世家子弟来到书院就读者,数量虽少,但并不算少,毕竟这位书院先生最次具有举人的地位。
须知别处却难觅举人。
李维望着说话的学子们,脸上带着微笑,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您认为衣食俸禄受之于君王吗?”
那个同学几乎毫不犹豫地直接点头坚决地回答哈所:“没错!”
李维仔细地看了好几眼看着同学们,表情也变得很怪异,笑意盈盈。
他说:“说起来很凑巧,但实际上我的主意与你正好相反。
我认为衣食俸禄只是民脂民膏!
所谓报效朝廷、报效君王又有什么道理?”
李维话锋一转,台下一片愕然。
衣食俸禄皆民脂民膏吗?这大不敬之词说来,如果为有心人所听信,可就得按谋反之罪株连九族呀!
一时间,全场同学为李维的话惊得无言以对。
他们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因为其中绝大部分人来自穷苦人家,对这个时候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父辈们含辛茹苦操劳一生,收成大多却是朝廷所有,朝廷能有数十数百南之经营而不致于衰亡,都是因为自己这些毫不起眼之小老百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