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皇宫,明光殿。
当今大齐女帝千亦雪端坐上方,一旁侍女手持金榜,朗声宣读本次殿试成绩。
待得将二甲和三甲的名录念完,下方进士们或是垂头丧气又或是欣喜若狂。
只是大多数人无人在意这群进士们的悲喜之情,而是纷纷竖起耳朵,等待着那侍女接下来要念出的名字。
虽然进得三甲便已然有了做官的资格,但真想要踏入这大齐的权利中心,唯有每一届的前三名,也便是一甲方才有这个可能。
“一甲探花,吏部尚书之子,黄世忠!”
话音落下,一个样貌俊秀的青年脸上露出喜色,而列在一旁的文武官员们则朝着一样貌与那青年有些许相似的中年人道贺起来,显然这黄世忠乃是官宦子弟。
“一甲榜眼,大司空之孙,宋岩书!”
与刚刚一样,随着侍女又念出一个名字,官员队列又开始向一个身穿一品大员服饰的老头子道贺。
于此同时,众官员们也开始纷纷猜测起来,这状元又该是那位勋贵子弟。
科举之制乃先帝所创,意欲给天下百姓一个晋升为士族的机会,只可惜,即便如此,孕育浩然正气所需消耗的资源对于贫苦百姓来说依旧是遥不可及的。
因此如今已是第九届科举,却唯有三名寒门子弟可以进得二甲还都在榜尾,而一甲的三名,无一例外皆都被世家大族所包揽。
“刚刚一直没有听见刘太师第三子的名字,想必这状元应该便是他了吧!”
“我觉得不是,我可听说了,礼部侍郎张仪家的儿子可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三岁识千字,五岁可赋诗,十一岁便以有了浩然之气,算算年纪他那个神童儿子也是这一届参加科举呢,我看这状元之位非他莫属!”
“嘘嘘,别说话了,要念了!”
官员们议论纷纷,而手持金榜的侍女也是表情有些怪异,再三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之后方才朗声宣读。
“一甲状元,寒门学子,李维!”
一言落下,群臣皆惊,整个大殿诡异的安静了那么几秒,而后便再一次陷入了更激烈的讨论。
“什么?寒门学子?一甲状元?我没有听错吧?”
“我的儿子竟然不是状元,不对,我儿子竟然连三甲都没进去,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会念错了吧,寒门出身能考上状元?”
“该不会是科举舞弊……”
一个寒门出身的状元,令群臣惊诧无比,议论纷纷,让大殿上方的安静肃穆显得分外不同。
那里坐着的是一位容貌绝美不似凡人的女子。
肤若凝脂,黑发如云,更难得的是那一双眸子,如秋水,又如寒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却汇聚于一双眼睛之中。
此人便是大齐女帝,千亦雪,也是世人公认的第一武道天才,未过三十的年岁便已将武道修炼至巅峰,成就武圣之境,甚至有望冲击一下那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天人之境。
千亦雪坐于上位,且前方还有珠帘抵挡,让下方群臣无法窥见其容貌,因此,此时的千亦雪不同于往日的端庄威严,颇有些懒散的依靠在龙椅之上,像是一只猫儿一般舒展着身体。
宽大的龙袍也无法遮挡那姣好动人的身姿,还可惜这般美景却无一人有福欣赏。
千亦雪听着下方的议论,尤其是那新科状元李维的名字,脸上也浮现出一丝好奇的神色。
武道与文道乃是截然不同的道路,而千亦雪虽然是武道天才,但也不代表千亦雪对于文道一窍不知。
文道修炼与武道不同,最重底蕴。
因此寒门学子能成为状元,堂堂女帝却也对一个素未明面之人有了好奇心。
可就在此时,一道声音突然传到了千亦雪的脑中。
【淦,说老子舞弊,老子记住你了,以后千万别犯在老子手里!】
【不就是一个状元,用得着震惊这么半天么,话说小爷我长得这么帅,怎么不把探花也一起颁给我,啧,真是没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