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研究的人从哪里找?“又有人提出来这个问题,毕竟这种事情单凭工部,根本不可能完成。
“这个就要培养了,不过现阶段只能找一些能工巧匠去做,这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可以称之为学校,就像国子监培养读书人,这个学校可以培养领兵打仗的军人,将领,谋士,还可以培养大夫,等等,学校这个地方,可以速成人才,如果任由人们自由发展,自由成长,大部分的人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还未必能够学到东西。“因为这里的人,都把自己的技术捂得非常紧,就担心被别人偷师。
“这个怎么行,每个人的本事都要传给子女的,怎么可能教所有的人。“又有人反对了,每个家族赖以生存的本领,就这样给出去了?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总要有人做出点牺牲,这些培养出来的人才,所费时间不长,可是个个都能独当一面,这些人出去后,也是为了大熙效力,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容泽眼有触动,这是他一直在想着的问题,他前几年去战场,受了那么重的伤,可是,整个军队里面,有能力指挥队伍的人并不多,他一退下,现在竟然被大匈那个手下败将打回来了,容泽心里更多的是对大熙军队的失望,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些将领都应该成长起来。
“可是这些都解决不了现在国库空虚啊!“户部尚书听了一阵子,终于开口了,虽然太子妃说的话非常有道理,可是这个也不能解决现在的窘境。
“这些都是前提条件,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国家富裕,强大,所以捷径就是要出海,海上的财富是数之不尽的,各种新奇的植物都有,到时候找到了番薯和土豆,那天下的人想饿死都难。“
“土豆?番薯?这是何物。“
“我跟你们说那么也不明白,我直观点介绍吧!就是能亩产3500斤以上的粮食,有概念了吗?“叶清宁不跟他们说什么虚的,只是把最直观的数字抛了出来,不过她担心这里的土豆产量不知道有没有后世的高,所以小小的报了个数出来。
不过就是这样,这个结果已经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怀疑自己的耳朵了,这个太震撼了,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浑身哆嗦的,亩产3500斤的粮食,这是什么东西,听都没有听过。
“而且这两样食物对土地要求不高,就是贫瘠的土地也能种。“叶清宁再抛出了一个**,不用想了,不管别的什么东西,光是这两样新食物,已经值得国家派出大量的人力去寻找了。
“太子妃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东西?太子妃难道还出过海吗?“也有大臣提出质疑,容泽刚想插画,把叶清宁先带出去,可是叶清宁却是说。
“大家都知道,我是乡下出来的吧?”
这个话题就有点尴尬了,在场的人都不作声。
叶清宁却是笑了说:“我不介意,我还庆幸,小时候,有一个老爷爷说受过我去世的父母的帮助,看到我年幼孤苦,就来抚养我长大,教会了我许多的学问。”
在场的人心里都惊天动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