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昭一脸与有荣焉的,却不自傲。
定定地坐在底下,安安静静地听自个儿哥哥,在给一群或大或小的孩子上课。
两兄弟生来身份便与他人不同,所学自然也不同于这山村里的娃。
霍曜平日在太傅的耳目濡染之下,讲起课来侃侃而谈。
他今日讲了原《礼记》中的《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起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底下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雪亮的眸底充满了希冀、向往的光芒。
姜秀走进院子,看见的便是这一幕,心底感叹惋惜一声。
随即灵机一动,脑中一念头生出,她心中便有了主意。
村里如今靠着种植灵药草,生活以于以往大径相庭。
她想,这日子好了,孩子得赶上上私塾才对。
无论哪个年代,提高自身知识那定然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