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洹和苏若烟一起,走访了另一个村庄,他们被困在里面出不去,这才知道京郊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难民,有些村子受灾严重,京城的官兵人手早已不足,还要抽调出来防止京城混乱。
越洹和苏若烟能做的事情也杯水车薪,把车上带着的所有粮食和水,全部给了他们。
回去之后,苏若烟久久不能平静,外头的雨稍稍的小了一些,苏百里在书房里写奏折,这一次的情况非常严重,不仅仅是黄河,周边还有大大小小的水患。
“你说让我去和爹爹谈,要说什么?”
“让你和苏相明日一早,一同提议兵部尚书李林去赈灾。”
“为何是李林?”苏若烟对李林没有什么好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林那两个搞不清楚状况的女儿。
如今李彤也已经出嫁,不会找她的麻烦,可提起李林来,苏若烟还是很烦躁的。
“李林能当上兵部尚书,自然也有一定的能力,以往这个时候,李林是要去巡视西南军务的,可因为他要嫁女儿的缘故,暂时搁置。之后又因为暴雨的缘故,久久没有动身。”越洹一点一点的和苏若烟开口分析。
李林的能力肯定是有的,只是黄河赈灾这件事情,非常的麻烦,每年的赈灾,伴随着的就是贪污。
一层一层的官员下去,真的到黄河那边用于赈灾的银两,那是少之又少,这件事情大家伙都心照不宣,黄河赈灾,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黄河水患从没有解决过的时候,要治理黄河水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
并非是京官聪明,地方官的脑子也都不差,很多时候这边传出要整治官员,那边早就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上上下下瞒的密不透风。
即便是知道有人贪污,也很难揪出那个人来,曾经有一位赈灾官员就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可还没等把证据送出来,人就没了。
危险重重。
所以,就算越洹知道苏若烟的心思,也是不会让苏若烟过去的,她这么聪明很多事情都能发现蛛丝马迹,可她毕竟不是混迹官场的,这些事情于她而言,危险万分。
“李林也许和那些贪官有所关联,这次的赈灾,举荐他其实是最好的,若是他平安归来,则代表这事儿跟他脱不了干系,若是赈灾没有完成,把锅甩在他身上也挺好的。”越洹说的理所当然。
“可是……”
苏若烟的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显然是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些弯弯绕绕的,她更加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那么做。
看到那些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就不会有任何怜悯之心吗?
贪污?
为什么要贪污?
苏若烟真的是想不明白,“那些贪官,和李林有关系?”
“十之八·九,李林是脱不了干系的。”越洹嘲讽的开口,“黄河水患,这是千古难题,陛下如今登基不足十年,可在黄河沿岸当官的那些官员,可不止十年,朝代更替,这些官可没跟着一同清洗,朝堂之上也是如此。”
新帝登基会加开恩科,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可这些蛀虫,却会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去。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