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留在京都过年(1 / 2)

只是距离投稿都过去半个月了,还没有收到回音,陈佳宁有点儿等得心急,天天都去收发室看有没有自己的回信。

这天她看到收发室的小黑板上有自己的名字,兴冲冲地去拿信,结果巧了嘿,她一共有两封信,一封是杂志社寄来的,一封是马春秀寄来的。

这是好事成双啊,陈佳宁很开心,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候,才能体会什么叫做“家书抵万金”。

回到家,陈佳宁就先打开马春秀的信来看,这一看陈佳宁的脸色就就有些沉,她是真没有想到,陈老奶居然没了,更没想到黄顺贞能那么不要脸,还去找马春秀,说她也姓陈,想叫她回去给陈老奶守灵。

马春秀当然不可能答应,倒不是她心里膈应,而是陈佳宁远在京都,等陈佳宁赶回去都得三、四天,这不是瞎折腾么。

但有一点马春秀承认,陈佳宁不管怎么说确实姓陈,也要叫陈老奶一声“奶”,所以她拿了两块钱给黄顺贞,就当是替陈佳宁给了买纸钱,尽了血缘上的那点子人情。

好吧,不过两块钱的事而已,她也懒得计较黄顺贞的那点小心思了。主要是她想计较也计较不起来,她人远在京都呢,总不能为了去收拾黄顺贞一顿,跑回青山县去吧?

信的后面马春秀也没答应来京都过年,她的思想还有些传统,认为过年就得在自己家过,哪有跑出去不在家过年的道理。

不过她倒是没有要求陈佳宁和欧平安一定要回去过年,她听杨智先说过,过年的时候车子特别挤,天又这么冷,她也不愿意陈佳宁和欧平安折腾。

不得不说马春秀某些时候还是个开明的人,她有传统的思想,但也接受时代的进步,总之说来,她还是要比大多数的母亲强得多。

至于过年回不回去这个问题,陈佳宁决定还是等欧平安回来和他商量,主要是陈佳宁确实怕坐几天的火车,而且过年正是赚钱的好时候,从这两方面来说,陈佳宁也倾向于留在京都。

看完马春秀的信,陈佳宁再打开另一封杂志社的信,她这次总共投了两篇小故事,每篇的字数控制在两千字左右,杂志社两篇都采纳了,按千字两块钱给她算,算下来总共是四块二角钱。

在现在大米还是一角二分钱一斤的年代,这几块钱确实不算少了。

而且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呢,陈佳宁决定等拿到汇款单后,一定要复印一份连同这封信一起保存下来,等老了的时候拿出来看肯定很有意思。

欧平安回来就看到陈佳宁笑得像朵花似的,上前搂住人先亲了两口:“媳妇儿,有什么好事笑得这么高兴?”

陈佳宁也亲了他一口,然后冲桌子上的信封呶了呶嘴:“我不告诉你,你自己看去。”

欧平安拿起桌子上的两封信,看了看信封果断地先打开杂志社的那封,等看完信的内容后,一转身又抱住陈佳宁“吧唧”了好几口:“我媳妇儿真是太厉害了,靠笔杆子就能赚钱,可比我有能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