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国各自发展,却又相互为敌,相互制衡,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将目光放在塞外。
而让三国合作的话,他们也并不放心另外两国这个盟友。
这就导致,匈奴日渐的猖獗起来,他们虽说也有逐步的划分,但是一旦有人威胁到草原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团结起来,一同对抗中。
而匈奴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是天生好战的分子,可以说草原那边,严峻的生活环境,令他们每个人的骨子里都藏着凶性。
这凶性一旦爆发,并非是长期内斗,却一直没有强健军队的中原可以相比的。
后面,大周某一任皇帝开始上对军队下了苦心,其余两国却依旧没有如此。
所以在李清漪统一了三国,成立大汉之后,她就一直明白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想要将匈奴人给驯服,那么他们的武力方面绝对不能弱于匈奴太多!
而这个过程,在她看来,应当是漫长的。
尤其是匈奴草原那边,地势复杂,族群大多迁移,根本没有办法绘制敌军英的地图,而一旦被敌军察觉到,让他们有了合纵之势,那么对于中原边疆边关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一大灾难。
这些人有多么凶悍?
李清漪早就已经从各朝各代的历史之中得到了答案。
当初不只是清朝,还有元朝入关之时,都是烧杀抢掠,让中原汉人不知道死伤多少。
所以李清漪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准备对匈奴动手的。
然而,在中原一统之后,那所谓的连接两个时代的通道,却并没有出现。
这件事情,就让李清漪有些在乎了。
她答应过李长安,要将他送回现代,她也怕时间拖下去,最后拖成了仇。
对于这位老乡,李清漪还是挺在乎的。
先别说对方为她的一统事业做了多少贡献,就是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也定然是不能够违背的。
这就是李清漪的原则。
如今她有一个有办法获胜的猜测,那么不管是真是假,就要去做到它!
“我准备接下来盯着研究院,你也要多下点心,若真的能成的话,那么……”
李清漪意气风发的道:“朕,将会成为千古第一的女帝,不,皇帝!”
从此,古往今来,再无人有她的功绩大。
这种名流千古的事情,李清漪以前并不在乎,然而等坐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才明白,有的时候就后人的看法,还真的挺重要的。
比如她想让人知道,赵问天并不是昏君。
想让人知道,她也并非是以美色治国!
秦越翰明白事情的重要性,赶紧点头:“你放心,我会多加注意的。”
秦越翰也明白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古往今来,多少中原的势力想要对匈奴发动战争,最后却没能够成功。
只能够建造一座用人肉血肉堆砌而成的长城,阻挡匈奴进关,这对于中原人来说,绝对是一个耻辱。
若如今有办法能够洗刷这个耻辱,那么作为中原人的他,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