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漪听他这话,竟像是喝了几桶醋一般,她眨巴了一下眼睛,突然转身,面对秦越翰,自己倒退着走。
“王爷,你猜猜呀。”
“赵政?”
李清漪嘴角抽搐:“哪里是他?我都说了,这个人是我的仇人。好吧,我跟你说,我……也不知道我想找谁。”
秦越翰眉目肃正,心绪难宁。
实际上在那首诗作出来后,他就是这样的感觉。
他突然意识到,李清漪是个意外。
她真的像自己曾经对秦越冠说的一样,她像一本书,令他想要不断品读。
每每以为自己已经看懂的时候,她又会给他一个惊喜。
他难以平静,又觉得她像天空中的云,飘忽不定。
他们此时到了一处满是荷花灯的湖边,众人用纸条写下愿望,然后将花灯放进湖中,这样愿望就能实现。
“好了,不说那首诗了,我们放花灯吧。”
李清漪让绿鄂买了两盏灯,然后写下愿望。
她写的是:待海晏河清,江山如画时,惟愿自由。
他写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看懂李清漪。
两人将花灯放下,就见人群攒动。
“好像是今夜的重头戏开了,那位富商小姐要扔绣球了!走走走,我们去凑凑热闹。”
“好。”
他们到了抛绣球的地方——这个镇上最高的四层楼不远处,就被人拦住了,是好几个彪形大汉。
领头快两米高的彪形大汉看了秦越翰一眼,“嗯,你可以进去。”
然后目光落在矮个子李清漪身上,见到他脸上的胎记,鄙夷道:“你不能进。”
李清漪:???
“为什么?”
“太矮,太丑。”
李清漪:有三个字母,不知当讲不当讲。
就在李清漪遗憾自己看不成热闹时,就看到田文昭走过来对大汉道:“让他进来,他就是秦瑜公子。”
这话一出,那大汉一惊,看着李清漪的目光就带了尊重,抱拳道:“秦瑜公子里面请。”
李清漪昂了昂头,和秦越翰一起越过大汉。
“这就是那位秦瑜公子呀,真是人不可貌相!”
“说什么呢,分明就是满身正气!否则怎么能够写出青元案这首诗词。”
“秦瑜公子也来这里,是不是也想娶苗家的小姐?”
不少人看着李清漪窃窃私语,话语之间的崇敬之情很明显。
“你们都在说秦瑜公子,他怎么了?”
“你还不知道呀,这位秦瑜公子写出了一首诗词,叫作青元案,是这样的……”
听到之后,李清漪就发现落在她身上的目光越来越多,好在她已经坦然了。
“多谢田公子了。”李清漪对着田文昭这么道。
“秦瑜公子客气了,只是秦瑜公子也是来这里接绣球吗?”
田文昭俊美的容颜显得有些刻板,李清漪猜测他多半如今这张脸也是假的。
不过那双眼睛,真的如同黑曜石一般,明亮璀璨,是她见过最美的一双眼睛。
“凑热闹而已。”
秦越翰这时候走到李清漪身边,这个动作占有欲表现得淋漓尽致,令田文昭有些好笑。
“这富商姓苗,所以那位之前和田文昭一起的苗苗姑娘,不会就是今天抛绣球的主人公吧?看来另一位主人公也定下来了,今日这里的人都是白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