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童子:“其实你也知道,这二皇子不过是背锅的而已,实则是张贵妃指使人做的。宫中宴会,只有傻子才会在别人的膳食里面下毒。”
玉童子:“虽然前太子与二皇子的确有些不合,可先皇后还是看得清楚明白的,此事不是二皇子所为。”
玉童子:“其实,是张贵妃指使了一名宫女,在前太子的酒中下了毒。然后,那宫女招供,是二皇子指使她做的。”
玉童子:“谁也不曾想过,宫中饮宴会出现下毒的事情。一应的饮食用具,皆要经过几道验毒工序的。是因为那宫女把毒藏在指甲缝里,然后将指甲沁入酒杯,酒中便有了毒。”
玉童子:“可先帝禁不住郑贵妃的耳旁风,就认定是二皇子下的毒,然后下旨赐死了二皇子。”
玉童子:“三皇子当年年方十八,性子活脱些,有些风流,但并不下流。”
玉童子:“本来前太子被废,三皇子是要被立为太子的。可张贵妃想让先帝立她的八皇子为太子,但被先帝无奈回绝了。”
玉童子:“张贵妃又使了一计。”
玉童子:“知道三皇子不爱拘束,每次进宫赴宴都会半途离去,到中宫的御花园去散心。因此,当三皇子在御花园中游走时,有个宫女捧着托盘,从御花园中经过。”
玉童子:“当时是中秋节,天热,三皇子见宫女从飞凤宫过来,便问了一句,这酒是干什么的。”
玉童子:“宫女只说,美酒是给先皇后准备的,笑着问三皇子要不要小尝一杯。”
玉童子:“三皇子当时没有多想,想着是先皇后的酒,玩心一起,便小尝了一杯。谁知,这酒一下肚,三皇子就更是觉得燥热了。”
玉童子:“宴会上,郑贵妃与坐在身边的妃子言谈欢笑,时不时地小酌一杯。”
玉童子:“那妃子颇有些姿色,也是先帝的宠妃之一。后来,那妃子忽感身子有些不适,便退席了。郑贵妃又叫了自己的一个宫女,帮忙扶着那妃子离席。”
玉童子:“那宫女对妃子说,宴会还没有结束,让妃子过后再回到宴席上去,说不定先帝还有什么指示。明里暗里告诉那妃子,说先帝可能会到她的宫里去。”
玉童子:“那妃子虽然也知道,先帝可能会去先皇后那里,也有可能去郑贵妃那里,但心里依然幻想着先帝还会到她的宫里去。”
玉童子:“于是,那妃子听了那宫女的建议,打算先到御花园里面歇一歇,许是在禄丰殿里面有些闷热所致。”
玉童子:“那宫女将妃子送到荷花池旁边的凉亭里,然后便离开了。实则,那宫女是去找三皇子去了。”
玉童子:“找到三皇子之后,那宫女对三皇子说,妃子找三皇子有事。”
玉童子:“三皇子虽心有疑惑,但妃子毕竟是他的庶母,只得跟随宫女到凉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