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很像是为了要以大富大贵前进的吗?
叶泽熙回想起自己在21世纪拼死拼活只为了过上富足的好日子,而且他是为了实现梦想的,他的梦想是为了火呀,但是等到他实现了,想隐居深林了,老天却没给他实现的时间了。
叶泽熙可不认为自己是个见钱眼开迂腐的人。
宋伊景见叶泽熙一脸的淡然就大起胆子盘根究底问:“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你要直接去问那些大财主呢?”
原来是这个事情啊,怪不得宋伊景会误会呢,他只是想找个好资源早点赚钱还给她,恢复自由罢了。
只不过叶泽熙不是将话讲的那么直白,他怕这个小丫头会听成是自己嫌弃她来着,毕竟这个小丫头在自己面前还是会自卑的。
叶泽熙就跟她讲起了道理,“你可知什么叫毛遂自荐?什么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见着叶泽熙说的两个文绉绉的词来,宋伊景摇头不解,她不能为了面子不承认这个,她也是个好学的孩子。
宋伊景坦然承认,“不懂?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叶泽熙见她如此诚实,还好学,就笑了笑,边走边说:“那先给你讲“毛遂自荐”的典故吧。”
“好。”
宋伊景见叶泽熙不再大步,应该是没那么着急赶路了,就轻松的跟在他身旁。
叶泽熙想了一下,走得很慢,边看路边讲:“在某个时期,有三个国家,一个叫楚国,另一个叫秦国,还有一个是赵国,背景是秦国极其强大,他想吞并天下所有的国家,而三个国家都是立场不同的,所以是敌对的。”
叶泽熙知道这个故事略微有些儿长,就边歇气边讲,也不怕自己嘴巴累。
他接着道:“在秦国出兵去打赵国时,秦国大胜赵军,秦军当时的主将叫白起,他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的都城。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赵国的国王命自家的贵戚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兵解围。去求人家自家也得给点儿好处对吧。”
“就当时的平原君把自己的门客都召集起来,挑选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可他挑来挑去还差那么一个,这时门客中就有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起来,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他如此有毅力再三要求,只好勉为其难答应。”
“这个毛遂是我要讲的关键,他们一切准备就绪后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个人就在大殿里聊了一早上,但就是不见楚王同意,就在这时,那个叫毛遂的人就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了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当他说完这话后,楚王是非常恼火的,他觉得对方不给自己这个君王的面子,就问平原君那人是谁。”
“平原君就回答,那人是毛遂,是自己的门客,楚王听完那人并没有什么大的背景,就大声喝道:“赶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也看见了楚王那时正发怒着,但他不但没有畏惧退下还接着壮起胆来走上台阶,面不改色的按着自己的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那楚王见毛遂那么的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
宋伊景听着他如此精彩的故事正津津有味时,他忽然将问题抛给了自己,“你猜猜结局如何?”
见着叶泽熙一脸坏笑,她为难的思考了一番,最后将心中的问题再度选了一遍才押到事态的好结局去,“既然你要重点讲毛遂这个人,那定然结局是好的。”
叶泽熙见她聪明,毫不吝啬的伸出大拇指给她点了个赞,乐道:“对,楚国和魏国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便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国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这就是毛遂自荐的由来。”
“那千里马和伯乐也是个好故事喽?”
宋伊景是这样既天真又好奇的问着,只不过叶泽熙没说那几个国家的结局,典故都是出自有意义的事情来的,但是也改变不了已经成为定局的事。
叶泽熙见她好奇极了,作势点了点头,没打算吊着她胃口,就道:“这个典故倒是没有毛遂的那么激烈和热血,但是却很常见。”
她大声又激动的揪着叶泽熙的袖子要求道:“你快讲。”
“好。”叶泽熙宠溺的笑笑,直得满足这个好奇的小朋友。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在我们那,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很久远的人,追溯到几百年、几千前。后来的人们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而伯乐这个名字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叶泽熙先将具体的设定讲开,这样才有利于她理解。
宋伊景皱皱眉,什么叫做在他们那儿的?几百年前有人类存在吗?
为什么叶泽熙会说那么久远的事情?她听过爷爷讲过历史的,有人这种生物才不过一千年,所以叶泽熙讲的故事是神话吗?还是说是他单纯为了解释才编出个故事来解释给自己听的呢?
宋伊景不好意思问,她想着自己要是问了,那他指不定会认为自己太过愚蠢,所以她选择相信后者,这样一来的话,她倒是会觉得这个答案更加真实。
想到这里,宋伊景笑了,笑得很开心。
叶泽熙见她兴致好,也就接着往下讲:“故事的起因是一个国家的王委托伯乐去买那种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但这种的优良马匹在当时很少,很罕见,所以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个地方去打听,所以伯乐告诉王不要心急,他会尽力将事情办好的,就这样,伯乐奔波好几个国家,连当时素以盛产名马的那个国家都仔细查找过,但都没有发现中意的。”
“直到有一天,伯乐从别的国家返回时,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的要上坡,但是马已经很累了,走得很艰难,而伯乐本身是对,马儿有好感的,他就去亲近马,那马好想会认人一样就瞪大双眼冲伯乐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他诉说什么一样,而伯乐听见它的声音就直到这是匹难得的好马。”
“你猜怎么着?”
没讲多久,叶泽熙又来问宋伊景后边的结局,她都没听完,怎么会知道呢?
“你怎么老要我猜呢?”宋伊景的语气有些儿不悦,却回应得又像是小孩子般等到态度一样。
叶泽熙被她给逗乐了,他喜欢看着小朋友这般可爱。
他笑了笑,接着讲:“好吧,我直接告诉你答案,伯乐就对赶车的人说:“这匹马若是在疆场上驰骋的话,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的话,它却比不过普通的马,你倒不如将它卖给我。””
“赶车的人就得伯乐是大傻瓜,他觉得这马太普通了,拉车没力气还吃得多,他想买就买吧,就这样赶车人毫不犹豫就将自己的马卖给了伯乐,伯乐牵走千里马去见自己的王,还兴致勃勃的对自己的王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王见那马瘦得皮包骨,就以为伯乐是糊弄他的,王就对他提出了质疑,伯乐就将自己的见解一一诉说了出来,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是因为拉了段车,又喂养不精,所以变成了这样,虽然这马看起来很瘦,但是只要精心饲养,就一定能恢复。”
“伯乐的话让他的王听得半信半疑的,王只能让马夫待下去尽心尽力把马喂好,到了最后,果然如同伯乐所说的那样马变得精壮神骏,后来还为王驰骋沙场立下了不少功劳,就这样,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起来。”
结局是个好结局,讲了那么多叶泽熙也是累了,他挥了挥手就当即找了快凉快的地方蹲下。
宋伊景也跟着他休息,停下时她道:“原来是这样啊,要是爷爷教我时也能向你一样讲故事给听的话,我也不至于啥都听不懂。”
叶泽熙被点燃起了那颗高涨的自信心,笑问:“哈哈,所以你这是在夸我吗?”
他这可是不自恋,他只是对自己极具有信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