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皇所言极是,恒朝方圆不足三百里,且荒野众多,此次他如此着急侵犯,必是为了粮草,所以为了两朝百姓,可先让挂帅之人好言相劝,如若那赵奕执迷不悟,我军再出武力也不迟!”
“只是不知道,这次应该派何人挂帅出征呢?”李建国疑惑问道。
李枭侧过身子,将目光投在高阳端之上:“朝皇,微臣认为此次出征挂帅的最佳人选,非高阳丞相莫属!”
“皇相令的意思是,让高阳丞相出征。”李建国苦望着他们二人。
“没错,高阳丞相行事精明,性格稳重,早年又随太祖先皇南征北战经验丰富,此次有他出征,无论是和是打,都必能凯旋而归的!”
高阳端站出身子,沉稳说道:“微臣多谢朝皇,多谢皇相令栽培!”
退朝后,李建国回到了后宫,高阳雁馨见他一脸忧愁,而不敢面对她的样子,便拉着他的手,慰问着:“建国你到底是怎么了,看你这么难过的样子,是不是朝廷里的大臣又欺负你了?”
李建国摇头,沉声回道:“李枭,让我封你的哥哥为帅,三日之后出兵讨伐南恒!”
“命我哥,你说我哥他这次会不会出事呀?”高阳雁馨言语激动,她拉紧李建国的手,眼神之中布满了重重担忧!
“高阳丞相这次出征,其实就是为了议和而已,所以并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建国担心的是,在高阳丞相出征之时,李枭他们会有所行动。”
高阳雁馨一手楼过李建国的身子,靠近他的脸庞,言语中带有无数恳求:“建国你答应我,别以身犯险好吗?”
“馨儿姐姐你放心,我是绝对不会做傻事的。”李建国歇声说道。
高阳雁馨傻笑着,她的脸色之上露出了一丝甜蜜:“那就好,要是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馨儿就不知道怎么活了!”
李建国拿出手帕,轻擦了高阳雁馨悬挂在眼角上的泪珠,贴心安慰着:“馨儿姐姐你就别想这么多了,我们不会有事的!”
来至清郡王府,李枭与李隆裕父子正在下棋对弈。
“裕儿啊,你知道这次寡人为什么要让高阳丞相出征吗?”李枭沉声问道。
李隆裕思索片刻,认真分析着“因为父王您是想出棋诱棋,看看我们的朝皇是否还安分守己!”
闻后,李枭的脸上布满了满意的笑容:“裕儿能想到这些了,为父甚感欣慰呀。我们的朝皇可长大了,他利用寡人的高阳丞相的信任而借机掌权,实在是不简单。不过他的这些雕虫小技,又怎能逃过寡人的眼睛呢?不过,寡人已经加派人手,严密监视着朝皇在宫中的一举一动,寡人也想好这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李隆裕捧起双拳,恭敬道:“父王英明!”
玄风九年(庸龙66年)北夏天子封高阳端为征南元帅,率领五万大军进军恒朝!
所有兵马已集结在皇宫城外,他们昂首挺胸,手举铁抢,气势高昂的吼着:“攘除外患,攘除外患!”
这时,李建国怀着无比信任的眼神将帅印交于高阳端的手中,并诚恳说道:“大舅哥,勿犯百姓!”
高阳端恭敬帅印,用着坚定的语气:“微臣定不负朝皇厚望!”
说罢,高阳端转过身子,用着严肃的面孔,伸出手势,“诸位,此次出征我方乃正义之师,要以议和为主。没有本帅的命令,诸位需对恒军,对百姓秋毫无犯,,若有违令者,无论官职大小,都定斩不赦!”
“正义之师,正义之师!”士兵再次举兵高昂。
那响亮,坚定,而又含有气势的命令声,使得李建国嘴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后他将目光投向大军,“诸位将士请牢记元帅之言,他日诸将士归来之时,顺在此处,等尔等凯旋而归!”
此时,李枭走在高阳端旁,硬声说道:“好了,时辰不早了,元帅快让大军出发吧!”
高阳端点头,并将带有九分气势的目光投降大军,举枪高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