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会试的策论评阅足足持续了七日,所有的策论都评阅完毕后,参与评阅的考官们才得以自由。
又过了三日,会试排名的榜文才张贴在了京城之中,高中的自然是欣喜若狂,未曾高中的,虽然也有扼腕叹息,但是更多的还是坚定了来年再来的心。
毕竟能够通过乡试来到京城,本身他们就已经比大多数的读书人都优秀了,来年再来,一定会中的。
“王爷,您之前让我们关注的那几位都进了殿试了。”
李瑜仔细翻阅着折子,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竭力推行鱼鳞图册,眼下到了瓶颈,接下来的一系列关系到土地划分以及税收,涉及到了大部分官员及地主的利益。
如今的北宣,官官勾结,官商勾结,将北宣大多数的钱财都揽在囊中,广大的平民百姓没有土地,还因为连年增重的赋税吃不饱穿不暖,去年要求不增长税收,让百姓们稍微好过了一些,但是到底是治标不治本的。
“知道了,好生盯着那些人,别让他们在殿试之前就和太后的人勾搭上了。”
对于自己关注的人才,李瑜也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去见,去联系,相反,他正好觉得这段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他们人品的时候。
若是还没有进入朝堂,便已经受不住这种结党营私的**,那必然也不会是什么可用之才。
“昨日会试已经放榜,朕与太后还有太傅商议,决定将殿试放在下月初七,朕来做主考官,太傅做副考官,届时众位爱卿必须尽数到场,我们一同见证今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的脱颖而出。”
这样的事情朝中大臣自是没有异议,皆高呼万岁。
“近几日漠北又有些不安分,屡屡骚扰边境,朕已传信八百里加急送到边关,由杨将军镇守,还望各方恪守本分,让边关战士们能够安心抵御外敌。”
鱼鳞图册改革受阻这样的事情自是不好拿到明面上来说,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群臣激愤,难以控制。
早上的朝会在还算和谐的气氛中结束,离宫的路上,李瑜对上了丞相,去岁李瑜狠狠整治了丞相府一番,今次的鱼鳞图册改革针对的人,丞相又首当其冲,每每看到李瑜他就觉得心气儿不顺,只觉得这是上天派来收拾他的煞星。
“听闻王爷最近推行改革不太顺利啊,需不需要臣帮忙?”
李瑜和丞相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不睦已久,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李瑜也并没有给丞相什么好脸色。
“这就不劳烦丞相费心了,毕竟,你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大的帮忙了。”
丞相一下子被噎住,冷哼一声面色阴沉的走了,周侍郎见状连忙跟上。
“你说你,好端端的去招惹他做什么,这些天他的政策推行不下去,估计正是生气的时候呢,你这个时候凑上去,不就正好撞人枪尖上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