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景配的解药效用很好,李瑜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半月过去,李瑜体内的毒素也彻底清除,终于赶在了春闱开始前重新开始上朝。
李瑜第一日重返朝堂,自然又因为工部尚书人选一事与众位大臣争吵不休,性子急一点的甚至吵得面红耳赤,皇帝在上面听得头疼不已。
“好了好了,工部之前出了那么大的纰漏,这新的工部尚书人选自然是要十分谨慎去挑选的,众位卿家也不必急于一时,如今距春闱殿试还有一段时日,还是先以春闱为上。”
等到众位大臣吵累了,皇帝才适时出声,他看向下首的李瑜,“端王,此次的春闱主考官朕定了太傅,这副考官一职便指给你了。”
李瑜垂首作揖,“必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将春闱副考官一职指给李瑜,目的很明显,如今朝中拥护皇帝的人都是以李瑜为首,让李瑜参与春闱,就是为皇帝一党选人,但是皇命在前,没有任何人敢提出质疑。
退朝后,李瑜并没有立即回王府,而是跟着皇帝去了御书房,刚进书房,皇帝就看向了李瑜,“皇兄,你日前递折子说的那个鱼鳞图册,今日可带来了?”
“臣知晓陛下对这鱼鳞图册感兴趣,既然给您递了折子,那定然是带来了。”李瑜从袍袖内袋中取出了修订过的鱼鳞图册摆在书案上。
“历史上的鱼鳞图册并不适合北宣现在的情况,臣养病这些日子将它做出了改良,只是这图册一旦推行,必定是要动到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所以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皇帝虽然常年被太后控制着,但是在朝堂民生治理上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仔细看着那图册,设想着这图册若是推行能带来多少的好处,一时间期待不已。
但是就像李瑜说的,这图册中的政策推行,必定要牵动许多人的利益,所以推行之前需要再三考虑后果。
“我知道了皇兄,这段时间就劳烦你先联系属于咱们的官员,好好分析一下这鱼鳞图册推行的利弊,我向母后打探一下风声,无论如何,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上面的政策都推行出去。”
虽然太后以及拥护她的大臣们都腐败不堪,但是皇帝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仍然能够勤政爱民,这就是李瑜愿意辅佐皇帝的原因。
“宫中便要劳烦陛下从中斡旋了,臣先行告退。”
由于周侧妃有孕,栾景怕她因此生事,便不再去医馆,终日在王府内呆着,让人暗中盯着周侧妃的院子,之前的脉象蹊跷,这些日子栾景翻阅医书,大概也知道了其中的缘由。
有一种药,服下以后会让人一段时间内有怀孕的脉象,栾景猜测周侧妃就是服用了这样的药,那日栾景把脉时才会把出喜脉,但又察觉出和普通的喜脉不同。
“王妃,王爷回来了。”
早晨李瑜出门时说要栾景等他用午膳,栾景已经等了一会儿了,饭菜都有些凉了,便让人拿去热一下。
“今日怎么回来得这样晚,上朝时被刁难了?”
李瑜在侍女端上来的盆里净了手,擦干净以后坐在桌旁,“除了皇帝与太后,谁敢刁难我,不过是下朝以后皇帝找我有点事情,和他多聊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