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不早了,青杏趁着太阳还没落山翻山路回自己家了,马翠花张罗着给姐跟外甥收拾床铺,曹老先生跟儿子张罗做饭。
曹氏帮这弟媳铺床,老姐妹俩说着体己话。
魏建军把带来的礼物都掏出来,马翠花看着这么多吃的,有的都没见过,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忽然,曹老先生看见外甥掏出来一摞绿豆粉皮愣住了。
他哆嗦着说:“外甥,你舅舅有快五十年没吃过咱家乡的绿豆粉皮了……”
魏建军笑笑说:“要不我给舅带着呀,今晚上就吃,咱炖着吃,炒鸡蛋吃,凉拌吃呵呵呵……那个,舅,我跟小山做饭,您跟我娘说话吧。”
魏建军拿着粉皮跟表弟去厨房了。
这边,曹氏悄悄问弟弟:“兄弟,你也太狠心了,日子再难也不能几十年一趟不回家呀,姐姐可是天天惦记你呀。”
曹老先生低下了头,小声说:“是她不让回去,她怕我一回去就不回来了……”
曹氏懂了。
晚饭很丰盛,魏建军他们不光带了家乡特产,还带了炸鸡,鱼罐头,满满当当的整了一桌子。
曹有顺来到这个山村这么多年,头一回吃上这么丰盛的饭菜。他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要跟外甥和大姐痛饮一番。
小山也馋坏了,抓起筷子就吃。
曹氏看着这个长相跟弟弟小时候一模一样的侄子很是疼爱,笑呵呵的看着他,不住让他吃这个吃那个,不一会就把小伙子吃的直打饱嗝。
曹氏哈哈笑着说:“这回跟大姑走吧,让你哥嫂子天天给你做好吃的,对了,让你吃咱老家很多特产……”
马翠花的脸沉了下来。
魏建军蹭蹭曹氏的腿,曹氏看看儿子,就岔开了话题。
夜里,魏建军跟表弟小山睡一张床,曹氏的床就铺在弟弟跟弟媳的屋,曹氏跟弟弟各自坐在床头,说了一夜的话。
大部分是曹氏说家乡的事,曹有顺如饥似渴地倾听。
第二天,三位老人又在家说话,小山领着魏建军去镇上逛逛。
他们翻着山去镇上,魏建军这个平原长大的人很有兴致地看着大山,在他眼里这都是景色!
他在山腰看到一大片平地,指着问小山那是什么,小山说那是他们村的土地,他们就靠那片土地吃粮食呢。
小山又指着前面一片地说:“看看,前面那一片地的村民在浇麦子,我们村的浇好了。哎呀大哥,这浇地可真难呐,跟打仗似的……”
他就绘声绘色的跟他们讲起浇地的事来。
说村民见了水跟吃奶的孩子看到奶水差不多,终于来了水了,村人都白天黑夜的忙着抢水浇地。那可真是抢水啊,那些本来可以漫灌她村里的水被各个村的人拦了又截截了又拦,水到了他们村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漫灌不了了。
大伙就只得用水管子从沟里抽,家家的水管子把沟里都插满了,流往管子那头各家地里的水流越来越细,水也越来越珍贵,为了怕把流往自己地里的水万一流到或者渗到人家地里,家家都把自己地四周的土梗子打的又厚又高。
村人为了守住水,都在地头成夜的守着,他爹和娘在地里守了一夜水管子了,他天不亮就起来做好饭给爹娘送去。就这水还是被抢了,那户抢水的弟兄五个,专门欺负人,他爹又是个外地上门女婿,在村里就没什么威望,他又没弟兄,也没人怕他……
听他说着,魏建军眉头越皱越紧,他忽然问小山:“小山,你们的麦子够吃一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