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不寒而栗(1 / 2)

天堂来信 小静 2215 字 2个月前

第245章不寒而栗

这次和慧乔聊过后,黄妮的心情很不平静。

慧乔和她的说得那些感受,是真实的心声,也是源自心里的一种感受。

这不由得让她对自己,对今后的生活,有了一些担心……

“将来,等我老了之后,我是否也会像她一样,惶恐不安,心中空虚,不自信?”

回到家里,她在卧室问翟军:

“假如将来我们老了以后,我,一个老太婆,容颜尽衰,满脸老年斑,身体佝偻,走路一瘸一拐的……你说该怎么办?”

“那我就把你休了,再娶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孩呗。”翟军坏笑。

“你敢!”黄妮瞪起了眼睛。

“那你问这个问题,是什么一个意思?”翟军问。

“我就是今天听了吴教授前妻的一番话,心里生发出一些感慨呗……”黄妮说。

这天下班回家,开车在路上,她格外注意那些老态龙钟的老太太。

她们看上去着实让人可怜——

衣衫过时,头发花白;

佝偻着腰,弓着背,走起路来,晃悠悠……

她想,慧乔的的惶恐,确实是现实问题。

一个女人的老年,的确令人同情!

所以她忍不住问起了翟军。

“小妮子,你还那么年轻,正值人生的黄金年龄,干什么胡思乱想。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翟军不以为然的说。

“那我们老了怎么办?”黄妮问。

“老了就老了呗,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生有青少年,中壮年,老年……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享受不同的生活,不挺好?”翟军说。

“此话怎么讲?”黄妮扒拉着翟军的肩膀,一定要让他讲。

“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准备迈向社会大舞台。中壮年时期,好好工作,沿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力争做到最好,同时挑起家庭的重担,生儿育女,建设温馨的小家,关心老人,抚育下一代啊。到了人生的暮年,退休了,不需要再劳累了,孩子也不用自己操心了,这时,我们就去周游世界,争取游览一百个国家,看遍宇宙美景,走过大江大海,享受舒心的生活……即便是老了,我们不还有做不完的事,还有许多目标要达成?至于身体的衰老,皱纹满面,那有什么关系?只要我喜欢你,愿意看你衰老的容颜,喜欢搀着你浪迹天涯,那我们还会在意这些吗?”翟军越说越激动。

是啊,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生活和想法。

年轻时,虽然精力充沛,容颜俊俏,但那时也是最穷的时候;

中年时,虽然忙的找不着北,名利地位,样样在意,疲惫不堪,但也是在人生舞台最为活跃的时期,黄金时期;

老了,虽然容颜衰老,但时间宽裕,完全可以从容安排,来一个率性自在的生活,追求自己过去没有实现的梦想,做年轻时没能去做的事情……

想到这,黄妮觉得,翟军启发了自己,而自己,也可以启发那个被往事淹没了自己的慧乔。

她不缺钱,生活优裕,从容。已经达到很好的生活水平。可是,往事迷住了她的双眼,使她无法享受原本美好的生活。

“翟军,你说的真好,那等我们老了以后,你要说话算话啊!”黄妮说。

“没问题。”翟军自信的目光里,有波光在闪烁,那是在向她发出“爱”的召唤……

黄妮的心一热,就跌落在翟军的臂弯。

次日,黄妮首先给吴教授老人家打了一个电话。和他约定,下午到他办公室去,汇报关于近期开展培训的相关情况,以及升格医院的相关准备。当然,她还带着一个小小的心愿,想乘机了解一下,吴教授这个老男人,对待爱情,对待今后的感情生活,究竟是个怎样的想法。在潜意识里,黄妮还是心存侥幸,想着说不定这个老男人,对前妻还有一些的牵挂和感情呢?

见到吴教授时,老人家正被一群博士生围着说些什么。

黄妮站在一边,听了一耳朵,大约就是博士论文的答辩等……学生们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这时的吴教授,似乎也被这群学生所影响,变得年轻而充满活力,他一个个回答着学生的问题,既点到问题的要害,又语气委婉,含蓄而慈祥。

当他老人家无意见到了站在身后的黄妮时,他便和学生们说:

“我现在还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这样,晚上七点钟,你们再到我办公室来,我在这里答疑解惑。”

学生们应承着,不一会,就全散去了……

“黄妮啊,你来了,快请坐。最近翟军的读书笔记准备的怎么样了?”吴教授问。

“吴教授好。翟军准备的还不错。我觉得,剌教授应该喜欢他的论文风格。”黄妮坐下,笑着接过吴教授递过来的咖啡。

成为他的学生以来,黄妮觉得,自己与吴教授像是忘年交,很有共同语言。很多问题,不谋而合。当然,和吴教授比,她只能说是有那种能够快速理解他老人家思想的直觉,并且能够很快能付诸实践。

“吴教授,关于升格成医院的事,最近我请几个年轻医生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这是调查的数据和结果。”说着,黄妮递给吴教授一份文本。

吴教授认真地翻了翻,说:

“很好。”

“这个,是我请人对目前国内的几家大、中、小型心理医院的组织架构,医生护士配备,仪器设备,病房的配备的数据统计。比对数据,我觉得,我们这个诊所,完全可以一步到位,升格成一家中型心理医院。”黄妮又递给吴教授一份调查数据比对文本。

“好嘛,黄妮啊,你现在做事思路很清晰,很理性。”吴教授高兴地接过文本,再次翻阅起来。

“这都是在吴教授的指点和帮助下,开展的。”黄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