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三份遗嘱(3)
晚饭时,翟军看到黄妮吃饭吃的很慢,像是有心事。便在饭后说:
“妮妮,你看外面的天气多好,我们一起散步去吧。”
“好的。”黄妮想也没想,便答应了。
家里有父母,她不好说这些事。现在,翟军约她散步,正好可以把心里话说一说。
这一阶段,她整天忙着调研和工作,还经常出差,和丈夫连说话的时间都很少。而翟军,自从当了正职后,琐碎的事务越发增多,常常晚上不回来吃饭,一忙就忙到晚上十点以后……
“妮妮啊,这段时间我对你关心不够,总是在外忙碌,你可千万多担待着点。”
漫步在明媚的月光下,翟军挽着黄妮的胳膊,对她说。
他心里也是内疚的。工作一忙起来,就顾不得家里的事情了。连儿子也很少哄着玩了。
他有时甚至想,干脆辞了这个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吧,还是申请到某个庭里当法官,或者双肩挑,也是不错的事。否则,整天跟着领导出差,接待各路人马,还要为各种文字材料把关,确实既累又不讨好。
不过,这个想法一露头,就被院长给顶回来了。上次陪一位外地法院院长吃饭时,翟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家院长说:
“院长,您看我转业到法院来,还没有到专业岗位上练练手,您是不是把我放到某个庭去,让我接触一下法律业务吧。”
话才出口,就被院长一句话给顶回来:
“翟军,你小子别尽想着好事。只要我在这一天,你就要给我守好办公室这个重要岗位。这个部门,不是调来一个法官就可以干的。它既需要懂法律,又需要熟悉行政工作。我看你干这个最合适。以后,你就别再提这个问题了。”
翟军听了,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他知道,这是院长对他的信任,看好他擅长的行政管理能力。但是,一个人老是浮在琐碎的行政事务中,哪能有进步呢?翟军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继续打起十二份的精气神,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
不过,有一次的闲聊,使翟军看到了希望。
翟军记得,那天是一个中午,翟军忙完各项琐碎事务后,陪着吴教授女儿的男朋友一起到吴教授家的。
吴教授女儿便和男朋友出门玩去了,翟军和吴教授闲聊了一会,席间,他和吴教授发起了牢骚。
谁知吴教授却说:
“小翟啊,这是院长器重你,赏识你,想栽培你呢。你难道没有发现,办公室主任被提拔的几率相对于其他岗位更快吗?”
“可是,吴教授,我需要在实践中熟悉各种法律业务啊!”翟军说。
“小翟啊,与其有时间在这里发牢骚,我说你还不如跟着某个法律界的名人,攻读一下博士学位,提升一下自己的视野呢。”吴教授笑呵呵的说。
“为什么呢?”翟军不解地问。
他的心结,在于不能下基层工作,亲自真枪真刀的操练一把,做一个真正的法官,按照法律的原则,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可是,吴教授却说,让他去读博士!
他的工作每天几乎需要正常的上班时间八小时,加上额外的四小时才能完成,如果再去学习,那不要了他的命?
“小翟啊,我是十分欣赏你,才给你提这个建议的。”吴教授说。
就是在这次闲聊中,吴教授提出了这个想法。
可能,吴教授也是当时才冒出来的一个灵感吧。
“你想啊,现在,各个岗位都需要年轻、高学历的有能力的干部,你虽然已经有硕士学历了,但还不够。假如你具有博士学历,又是跟着一位法律界的名博导,那你的视野不就一下子跃上新台阶了?工作是一种历练,学习,和高人接触,也是一种历练。可惜我不是学法律的,带不了你,我倒建议,你去考一下剌教授的博士,跟着他学习几年,你肯定收获很大。”吴教授口中的剌教授,那可不是寻常教授,那是一位法律界刑事法专业方面的著名博士生导师,在全国法律界那是排的上号的。
“吴教授,能当剌教授的学生,当然好了。可是,我这个法律界没名气的新兵,怎么能够入他法眼呢?”翟军被吴教授的点拨惊了一下。他心想,这个吴教授,还真是高人啊。如果成为了剌教授的学生,那自己将来的发展之路,可是宽广无限啊!
“这个没关系,不是有我吗?我每年都要和一些法律界名流切磋交流的。你也知道,心理学专业,常常要和一些心理有病的人打交道的。一般的心理病就不详说了,他们就如同身体感冒发烧一般,治好了,也就恢复正常了。但有极个别极端的心理病人,他们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由于心理变态,他们的作案手法,也和一般的常规罪犯不一样,有一些杀人手段极其残忍。我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和这些变态罪犯有关。因此,我便和法律界人士开展过一些学术研究,其中,剌教授是著名的刑事法学专家,我当然要邀请他了。这不,一来二去,就熟悉了,而且很谈的来。我们在专业上互相补充,攻克过一些难题呢。”吴教授得意地说。
“那就太好了!”翟军兴奋十分,当时就答应了吴教授的建议,抽出一定时间,准备英语和专业课考试,争取成为剌教授的博士生。吴教授则允诺,要和剌教授介绍自己得意门生黄妮的丈夫,这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
“翟军,应该是我向你道歉。这段时间总出差,也没有时间和你坐下来好好说说话。”黄妮说。
月光很美。
水银般的光泽,洒在寂静的草地上。
晚风轻拂,一阵阵青草的幽香扑鼻而来……
生活真的很美好。
有一个爱自己的能干丈夫,有一个可爱的儿子,还有那么一摊子需要自己操心的工作。黄妮想。她觉得,目前这样这一种状况,她很满足,很幸福。
“翟军,我最近为了了解郭嘉的情况,跑了许多地方,收获真大。见到了郭嘉身边的人,听他们从不同角度谈对她的看法,郭嘉这个女人的形象,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了。”黄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