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妮知道,自闭症患者,常常对家人发脾气,就是因为家里人说的话他不爱听……再者,自闭症人最害怕声音,他们喜欢安静,不喜欢吵闹,一听到声音大,就心里烦!家人喜欢不停地询问,质问,没完没了的盘问……常常会让他们抓狂的!
自闭症患者,就像是一块雕琢精致的玉石,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包裹起来了。
自闭症患者,又像是一个上了锁的大门。他们禁止外人走入……
只有了解他们心理特征、掌握了谈话技巧的心理医生,才能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任为,今天我们听音乐好吗?”黄妮没有和他说话,而是用笔在一张白纸上写道。
“……”任为似乎看懂了。他的眼睛有了一些神采,看向了黄妮。虽然,目光依旧有些茫然,但已经有波光在闪动。
一曲悠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诊疗室中响了起来。
这是黄妮早早就准备好的……
协奏曲的第一部分,为呈示部——
乐曲开始,轻柔的弦乐中传来悠扬的笛声,接着是双簧管奏出苍劲有力的旋律,整个音乐画面,给人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景。这有些像任为和他妻子恩爱缠绵的回忆,如诉如痴,如诗如画……
第二部分,为展开部——
沉重的锣鼓,敲击着心弦,大提琴低沉的述说,大管的仓然重响,描绘出一幅灰暗的画面,乌云重压,狂风大作……独奏小提琴,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不安和痛苦,继而以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与命运抗争的心声……
第三部分,为再现部: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了仙境,优美的小提琴琴声,再次奏出爱情的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成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在整个音乐奏响的将近半小时时间里,任为一直表现的很安静。
他的身子坐的很端正,一动不动。
似乎在屏息凝听?
因为他的神情十分专注;
又像是在欣赏和思考?
因为他的两只手在相互摩挲……
他的眼睛有亮光了!
他的神情,随着曲子的**和低谷而有了变化——
当梁祝两情相悦,互述心声时,他的脸上是欣慰的表情;
当梁祝被阻隔开无法相聚时,他的脸上呈现出痛苦的神情;
黄妮想,听这首曲子,一定使他想到了他和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想到了他们得知有了孩子的喜悦……回忆起他们遭遇车祸的悲痛时刻,他与妻子孩子,天人永隔的无奈哀伤……
到最后,黄妮看到他的眼睛里,滚出了大滴的眼泪!
“好了。。
其实,就是想让他通过笔,抒发内心的苦闷,宣泄压抑在心里的悲伤……
任为听话地接过笔,趴在桌子上画了起了。
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
任为画好了,他把画纸交给黄妮,一声不吭。
“……”黄妮也没有说话,她接过画纸,认真看了起来。
这次,任为是画了三只蝴蝶——
两只大蝴蝶,一只小蝴蝶。
两只大蝴蝶,正头头想对,做亲密状,像是在亲密交谈。它们的翅膀,画画点点,十分好看;
一只小蝴蝶,,是纯白的,样子很可爱,紧紧跟随在两只大蝴蝶的后面……
这画的主题,很明显,任为是把这三只蝴蝶,比喻为他的曾经幸福的小家……
黄妮在画上,打了一个5分。又递给任为。
“你画的很好。”她在纸上写道……
“谢谢你。”任为在纸上写。
这就是交流!
任为愿意与黄妮交流了!
“我再给你找几个音乐带子,回去后,每天坚持听。”黄妮在纸上写道。
“……”任为点点头。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黄妮想。只要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化解郁结在他心中的忧郁,他的自闭症就逐渐会消失的。
她按铃请任为的妈妈进来,又让小华带任为先出去。黄妮要和任为的母亲好好聊聊。
“阿姨,您儿子,今天通过听音乐,脸部已经开始有表情了,而且,他还哭了……”黄妮说。
“是吗?太好了。”任为母亲说。
“现在,我的工作,就是想方设法化解堵塞在他心里的忧郁情绪。一旦化解,他的自闭症就能治好。”黄妮说。
“哦。黄医生,谢谢你。”任为母亲感激地说。
“我之所以找你,是想叮嘱你们家人几句。”黄妮笑着认真地说。
“您说,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做。”任为母亲态度还不错。
“自闭症病人,敏感多疑,心理极其脆弱。你回去后要和所有家人说一下,在家请注意这几点:一是说话声音要轻,越轻越好。自闭病患者,都很害怕声音。当然,除了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音乐。”黄妮说。
“好的。我们一定轻声说话。”任为母亲连连点头。她是个大嗓门,一进门就大声说话。听了黄妮的话,她压低了声音。
“第二,不要整天问他,怎么啦,是不是心情好些了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少提和他的病情有关的事情。当发现他心情不好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他的视线……”黄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