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计算完成本,许氏就在院子外呼喊,让他们几个娃娃快些去吃晚饭了。
几人,这下才带着成果走出书房门,抬头望天空,就见到头顶上飘着几朵橙红色的云朵,构成了一副绝美的晚霞景色,让三人的心情更加好了。
仿佛老天都在告诉他们,这次自家铺子的生意,必定红火!
膳食厅里。
八仙桌上,一家人都已就位,今晚上,许氏做了红烧肘子,脆皮鸭肉,青菜豆腐汤,还有几碟子凉菜,半锅清汤面,半锅玉米粥。
没办法,自家的几个娃娃,爱吃的东西都不一样,这个要吃面那个要喝粥的,作为宠女(儿)狂魔的许氏,当然是都满足了。
现在,家里也有那个条件了,想吃什么吃什么了,那小娃娃们爱吃的,许氏能满足的就满足。
一到了夏天,人感觉到热了,消化功能减弱,水分流失增多,人也就没了食欲。
今晚上,许氏做的饭菜消灭的速度比之前慢了许多,她盯着桌上还剩一百多的菜,紧皱着眉头。
作为孩子的娘,没什么比自家孩子吃不下饭菜更令她着急的事儿了。
她劝了几次,几个孩子都摆摆手,表示自己吃饱了,也没法再说什么了。
忽地,许氏望着两个大些的儿子,想起了重要的事儿。
“孩子他爹,盛远跟流枫他们俩,别再耽搁了。过几日,你就去给他们找个先生继续读书吧。”
“这是我也在琢磨呢,就是不知道去哪一家书院去给两个孩子求学。”季恒闻言,面露难色。
这个时代,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想读书,一般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去县里或者州城里的书院求学,这种一般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去读书的。还有的大户人家是直接请了先生到家里来教学的。
第二种就是乡里的私塾,一般都是穷苦百姓们家的孩子去读的。
第三种是古代臣子的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叫做国子监。
季家现在的身份地位,最多只能读县里的书院。而云岭县里一共有两个书院,一个是云逸书院,另一个是百川书院。
这两个书院,一个开在城东,一个开在城西。
距离他们家近的书院是城东的云逸书院,但是在这个时代,孩子读书是要提前拜了先生才行。
虽说季大郎和季二郎两个已经过了启蒙的年纪,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二岁,但是也得拜过了先生才算是正式的学生。
而这两家书院没有关系没有熟人,是进不去的,许氏想到了自家跟县令还有那么一层关系。
“孩子他爹,不如明早上咱们去拜见县令大人,跟他讲明咱们两个儿子的情况,让他给搭把手,不然盛远和流枫要是再耽搁下去,不知道,还要荒废多少的光阴。”
季恒听了,面容上更是愁得不得了,自家跟县令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