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名声受损(2 / 2)

那些人在看到她后,或许匆匆打声招呼,或许干脆装作看不见,直接躲起来,比如盛芳婶子。

见盛芳婶子略胖的身影钻回她家院子,李娇娘疑惑的问:“娘,今年盛芳婶子没有帮咱家收粮食吗?”

昏迷前,她可是和盛芳婶子说好了,今天的秋粮,由她家帮着往回收。

当时盛芳婶子还收下了她的定金,并且承诺,以后的春种秋收,她们家都会帮忙。

王氏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尽量粉饰太平:“盛芳婶子的身子不太好,加上她们家的地也不少,我就没让帮忙。好在有你小舅舅和周琰前来帮忙。尤其周琰,还带来好多衙门的弟兄帮忙一起收,咱家今年倒是收的比往年都快。”

为了让李娇娘安心,王氏故意笑着说道:“娇娘你还没看吧,今年的玉米长得格外好,黍子长得也很不错,收成几乎是往年的翻两番呢。”

那些种子,都是经过李娇娘的系统泉水浸泡过得,会长好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李娇娘则是对周琰的做法大为感动,毕竟收秋的时候,自己的身体还没康复,他能想到这些,算得上是有情有义了。

“谢谢你。”

“你我之间,不必这么客气。”周琰道。

“我想好了,一半天就和你去京城看望婆婆。”对于李娇娘的提议,自然没人反对,她继续对王氏道,“娘,本来我是准备了一个收粮食的机器。这回因为身体的原因,错过了秋收,就暂时不拿出来了。等明年春天吧,到时候我会让机器帮咱家耕地播种的。”

听了李娇娘的话,王氏大为震撼:“什么鸡?娇娘,耕地要用牛和骡子的,鸡哪行啊。”

猜到娘亲定然是想岔了,李娇娘的脸上带笑,耐心解释道:“不是鸡,也不是牛和骡子,他是个铁疙瘩,我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反正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我可以保证,这个东西会比牛和骡子要好用的多。有了它,以后咱们根本不用再去找旁人帮忙种田,您一个人完全可以操作。”

就算知道李娇娘能耐大,王氏依旧不敢相信,她养的“鸡”果真有这么厉害。

只是凭借着,对李娇娘的信任,笑呵呵的说道:“好啊,娘等着,明年春天就用这只‘鸡’来播种。”

李娇娘和周琰都是那种说干就干的人,当天去老院见过了李老汉和刘氏之后,第二天便出发去了京城。

让李娇娘没想到的是,在前往京城的路上,李娇娘竟遇见很多的逃荒者。

开始她还给逃荒者分一些吃食衣裳,直到逃荒者越来越多,连她也有心无力之后,便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她现在能力有限,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他们的命。

自见到这些逃荒者后,周琰的面色就沉重下来,又一次归来之后,他冲李娇娘说道:“娇娘,我问过了,这些人大都是从西北方向赶来,且多半是河西陇右那边过来的。听他们说,最近陇右战乱频繁,吐蕃已经占领了陇右,以及河西的大片区域。”

周琰简单地和李娇娘说了一遍他打听到的情况,他没说的是,这些消息都是向禅打听来的。靠的,自然是他那一口正宗的陇西口音。

要不然,凭借周琰的一口京腔,连和陇西人的日常交流,都会觉得费尽,哪里能打听到这些。

李娇娘想了想,道:“最近不太平,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进京吧,以免发生意外。”

听到李娇娘的担心,向禅罕见插了句嘴:“娘子放心,仇老大说了,这次他放我长假,要我把咱家的事情办完再去走镖。娘子的一路安危,就由我来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