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三家的事情,村里人几乎无人不晓。
每每说起此事,大伙都是一阵唏嘘,念叨起张家当年的家境,那可是在逢年过节能吃上肉的神仙日子,再看看如今,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不过如此。顺便再告诫一下自家的男人,定要引以为戒,莫要贪图那口鼻吞吐的爽快,就糟践了如今的平安生活。
李娇娘对于张三母子的这番谈话,触动很大,当即说道:“听说你先前被江老先生送去庄子上打理农务,那边的活计干的如何?”
说起来,张三本来是被江老先生带到学堂的。
学堂的事情比较轻松体面,赚的还多。
偏生张三与李敏在学堂的时候,传出了不少的风言风语。
这才又被送到庄子上,去帮着打理农务。
虽说张三自己家的良田,早就被父亲卖的精光,可这并不妨碍他是把料理农务的好手。在庄子上干的颇受赏识,管事欣赏他,特地准许他在秋收农忙之前,带着老母亲来城里瞧病。
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秋收农忙之时,定要回去才好。
“庄子那边的活计干的挺好,管事对我也不错。还与我说明,只需每年的春种秋收农忙时回去就好,其他时候任我自由。”
庄子上的事情,李娇娘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却也是听人说过的。
据说一般的庄子,是不允许佃户随意乱走的,平日的进出都有专人看守,就是为了防止佃户把庄子里的东西带出去。能得到类似张三这样的恩典,实在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她才不会天真的以为,这都是张三格外能干,才得来的青眼相看。
多半,还是有江老先生的打点嘱咐。
“既然你平时还算有点自由,这样,不如来饕餮楼帮忙干活吧。”
李娇娘的话音一落,还不等张三来得及回答,一旁的周琰便已经冷冷的朝她泼了一盆冷水:“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你都想着往饕餮楼招呼。饕餮楼是给人吃饭住宿的地方,又不是收容所。”
周琰的话中带刺,不仅惹得李娇娘皱眉不满,就连张三母子也登时变得战战兢兢。
岂料,周琰的话并没说完,紧接着又道:“饕餮楼那边早就不缺人了。你还是跟着我做事吧,包饺子会不会?”
不等张三回答,周琰又道:“包饺子不会的话,剁馅总会吧?实在不行,帮忙端个碗,打扫屋子也行。”
似乎生怕张三会出口拒绝,往常很少说话的周琰,竟然又道:“就是我家对面的那家饺子馆。今天早上给你们母子吃的饺子,就是从那家买回来的。开店的是一家寡母,平日里身边也没个帮手。我瞧她一个人干活辛苦,不如你去帮衬的好。我记得她们家好像还有间空屋子,正好给你们母子寄居。要是方便的话,我这就与那家妇人说明此事。”
周琰一口气将前后事全都说了个明明白白,愣是堵得在场人无话可说,只有张家母子频频点头,不住地感谢周琰的帮忙。
周琰是个利落人,反正饺子店就在他家门前。
也顾不上喘口气,竟火速办妥了此事。
开饺子店的妇人一见是周琰牵线,不管是出于什么心理,结果自然是利落无比的答应了。
正赶上现在吃早饭的人少,妇人简单地收拾了桌子之后,便去赶紧着收拾空房。
中午不到,张家母子竟然就搬进了饺子馆。
看着干净利落的小房间,张家老太太激动地不知如何是好,直说像是在做梦,还不住的嘱咐自家儿子定要好好干活,报答周琰的恩情。
周琰对此却是不以为然,只道:“关于这边工钱的事情,你可以与那妇人商议,这个我就不参合了。还有,娇娘说问诊钱与药钱不着急给,以后有了银子再给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