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李大郎去了之后,大姑就更加看不上大房一家,连带着李娇娘等人,也被她看不起。
没想到,这一次竟然会要求李娇娘随她回云淳城,真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大姑父前些日子刚刚纳了一房妾侍,大姑气不过,想要我回去帮着撑腰。”
“你一个还没及笄的小姑娘,怎么能去处理这种事?更何况,自古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人家都已经把人纳进来了,你去了又能怎样?”王氏对于这件事,是一百个不同意。平日里唯唯诺诺,不敢大声一句说话的她,甚至直接站起来道:“你们在家好生待着,我去与你大姑说。”
说话间,王氏便准备往门外冲。
李娇娘见状,赶忙上前拉住她:“娘,您去做什么?”
“当然是不要你去了。这种劳心劳累还得不到半点好处的事情,分明就是要你去得罪人的。谁爱去谁去,反正我家清清白白的女儿,不能掺和到这种腌臜事情里。”
王氏说着,就要挣脱李娇娘的手掌,继续要往外走。
李娇娘赶紧挡在她身前,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娘您先别着急,听我说。大姑家的事情,本来我也是不愿管的。可是她现在因为赌气夫家纳妾的事情,就这么回来咱家,且看样子,姑父一家根本没有要将她请回去的意思。要是让人一直待在爷爷奶奶这边,夫家那边还新娶了一个美妾,娘,您说大姑以后会怎样?”
王氏的确格外的关心子女,可也不是糊涂紧张到,什么声音都听不去的那种。
听李娇娘这么说,她脸上顿时露出为难的神色。
饶是如此,她依旧坚定着自己的想法:“娘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都说出嫁从夫,别看你大姑现在气得要死,说起来,自家的丈夫,才是她最惦记的人。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准备科考的独生子。当妈的,为了儿子能够安心读书,甚至为了他在以后进入仕途后,不被同僚嘲笑,自然会什么苦都能咽下去。光是凭借这个原因,你大姑也不会真心与你姑父和离。可是娇娘,你的确不方便出面理会这件事,要不然这样,娘随你大姑回去好了。”
“娘,您要去云淳城啊?”正在闷头嚼饼的李敏闻言,抬头疑惑的问道。
“是啊,收拾收拾,娘明日就出发。娘不在的日子里,你要乖乖地,不许惹是生非。对了,一定要好好听哥哥姐姐的话,知道吗?”
看王氏这模样,好似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替李娇娘去云淳城摆平那些腌臜事。
大姑的日子过不好,自然会影响到表哥。
他们过得一团糟,爷爷奶奶那边也不会舒坦,连带着他们家也不会好过。
都是一家子同气连枝,别看平日里小吵小闹难以避免。
真正遇到麻烦的时候,自然是要扭成一条绳来对付外人。
像是那种不分轻重窝里斗的蠢材,都是败家相。
殊知,不管是已经单另门户的儿郎,还是已经嫁做他人妇的女子。
只有娘家强大团结,旁人才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拿捏欺负。
以前李大郎在世的时候,经常会用筷子来比喻一个家庭团结的重要性。
所以,别看李家有时也会闹点矛盾,可真正遇到自家人被外人欺负的时候,家中的其他亲人一样会奋不顾身的上前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