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李娇娘的花言巧语,以前看她不顺眼的时候,觉得这是巧言令色,现在听起来,却觉得格外舒坦,甚至还想要到处炫耀一番。
“娇娘惯会哄奶奶开心。”刘氏笑的合不拢嘴。本来因为接连逝去两个儿子的哀伤,似乎也被冲淡了许多。
“奶奶,这才哪跟哪啊。我娘猜想您今年秋收会比较吃力,特地与我商量,说是请了人帮您收庄稼呢。”
听闻李娇娘这么说,刘氏顿时问道:“请了谁?”
“盛芳婶子一家。”
“他们家啊,倒是一家子心善,且手脚麻利的,你娘找对人了。”刘氏频频点头,继而又有些担心的问道,“他们家怎么说,同意了吗?他们家的家境不算多困难,而且帮人收庄稼这种事格外吃力,自家又很忙,没什么人愿意做的。”
李娇娘笑着道:“自然是答应了,盛芳婶子亲口答应的。不光今年秋天,以后的春种秋收,盛芳婶子一家都会帮忙。至于酬劳,我们已经谈好,与其他人家的价钱相同。我想着请人家帮忙,也算是给了咱们足够的面子,因此做主,每亩地格外多给人两吊钱。”
“嗯,你做得对。”刘氏点头赞同,“人家既然帮了咱们,就不能让人吃亏,免得以后在村里没办法与人相处。”
“奶奶,如果您愿意的话,其实我们更乐意将您带到我娘那边去住。家里新盖的房子够宽敞,房间也够多,足够您和爷爷住了。况且过了秋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留您二老在老院这边居住,我们也不大放心。”
以前老院里有李二郎和张氏,现在那俩人死的死,走的走,虽说只离开了两个人,却显得院子里格外冷清。
从院子里走一圈,让人觉得很是凄凉。
李娇娘的提议虽然让刘氏觉得暖心,她却依旧摇头道:“奶奶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早就习惯了,不想再搬来搬去。更何况,我们老俩口年纪大了,琐碎的事情比较多,还是在自己家里更习惯一些。”
关于刘氏会有这样的想法,李娇娘也早已想到,又道:“奶奶要是不愿意搬过去,那就等我再攒些钱,帮您将房屋修缮修缮。现在的房子虽然完好,却总归有些老旧,还有门窗,冬日里经常漏风,实在太冷了。对了,我还想帮您盘一张炕,这样,您冬日里就能坐在暖融融的炕头上吃茶,不用再受寒风之苦。”
不管李娇娘说的能否兑现,刘氏都一样心满意足。
牵着孙女的手,感激幸福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却见李娇娘又从荷包里拿出二十两银子。
乍见这么多的银子,刘氏吓了一跳:“娇娘,你哪来这么多钱?”
“奶奶放心,这些钱是前些日子在京中,娇娘帮人看诊时,那些达官贵人赏的。可惜孙女在京城的时候,得到的赏银虽多,花钱的地方也多,不知不觉就将手里的钱如流水一般花没了。这些银子虽然不多,却也是娇娘的一点心意。奶奶好生收着,想要什么样的衣裳,想吃什么样的美食,尽管去买,就当是娇娘孝敬您的。”
李娇娘又是送钱又是送人,甚至连帮她收秋的事情都想到了,刘氏一时感动的无以复加,眼眶红红的落下泪水。
一双粗糙的手掌,紧紧握着李娇娘的手,甚是温暖。
在祖孙俩说体己话的时候,外面却传来一道清脆的喊声:“娘,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