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人冲上来,对李娇娘嘘寒问暖时,落在最后的王氏只觉得眼皮沉重,视线迷蒙,甚至连眼前的人都要看不清了。一片水雾中,只看到李娇娘的身影朝着她一步步走来,且笑着帮她拭去了脸上的泪水:“娘,我回来了。抱歉,又让您担心了。”
王氏的嗓音已经哽咽,虽然眼泪依旧流个不停,可嘴角却还在不自觉的上扬道:“没关系,回来就好。走,咱们进去说话。”
说话间,她抬手用袖子一把抹掉脸上的泪水,拽着李娇娘的手便往屋内走。
从院落到家门,与先前的距离一般无二,甚至院内的景致也与先前相同,可门前的三级台阶,以及屋内的亮堂白墙,却充分说明了李家小院已经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门后,烛光将屋内照耀的一片亮堂,李娇娘左右看了一圈,发现新屋子与原先的格局也大不相同。
以前他们只有三间房。
最左边的一间,由李娇娘和李敏居住;最右边的一间,由娘亲居住;中间的堂屋,白日是众人活动吃饭,以及招待客人的场所,到了晚上,李成会将门板搭在两个凳子上,再铺上被褥,于是就变成了简单的起居室。
多少年来,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居住的。
至于做饭,则是在坐东朝西的偏房里准备。
每次做好饭后,都需要从偏房经过院落,再端进堂屋来吃。
如果遇到夏天天气好的时候还好,他们有时会懒得再进堂屋,干脆就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饭,宽敞又凉爽。
但是,如果遇到了风雪下雨天,往往他们费尽心思将饭菜端进堂屋时,饭菜不是已经冰凉,就是落进了雨水和白雪。秋天落树叶,春天落柳絮,都是常事。
多年来,他们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倒也没什么怨言。
如今看到屋子重新修盖了之后,这种小烦恼也迎刃而解,心里自然非常敞亮。
虽然李娇娘还没有开口询问,屋内的人却已经全都忐忑起来,知道躲不过去,索性王氏最先开口:“娇娘,你走之后不久,咱们家出了点小事。你弟弟说,不如干脆将房子拆了重盖。当时咱们家拿出了全部的积蓄,饕餮楼又恰巧送来了新一季度的分红,我们就这么将房子稀里糊涂的盖起来了。你看看,还有哪里不算满意。”
王氏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明显有些怯懦。
毕竟家里的钱,都是李娇娘赚回来的。
当初她说过,这些钱都要攒着,用以怎样的分配,都由李娇娘来做主。
现在趁着人家不在,悄悄地把钱拿走,去盖了房子,这事怎么讲都说不过去。
其他人同样也想到了这些,一时间,原本欢闹的屋内很快安静下来,一个个,全都有些担心的看着面前的李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