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城内庙会(1 / 2)

新房子整整打扫了两三天,才完全收拾出来。

原先破落残缺的土坯院墙,已经被修缮完好,顺便还换掉了更为结实整洁的新院门。他们家原先的院门破旧窄小,普通的农用板车勉强能进门,一旦遇到稍微宽阔点的马车,就没办法顺利进门了。以至于很多时候,前来李家小院的马车,只能停在院门外。

除此之外,小院的引路也被修缮一新。

先前的小院路面仅仅夯实了泥土,青天白日的时候还好,一旦到了下雨天,就会踩得满鞋泥。

如今,引路的部分被拓宽到了能容得下一辆马车的宽度,整齐的青石板,从院门直通向房门。这还不算,顺着院墙四周,同样也铺了整齐光洁的青石板,只是比引路要狭窄不少罢了。分别在经过引路两边的菜园子和鸡窝之后,各自通向了西南角的茅厕,以及东南角的柴房。

不管是对面的正房,亦或是右手边的东房,都被修缮过门面。

尤其正房,屋内的整洁利落,看起来和先前大不一样,

这回,李家人在小屋内休息,再不会被风吹到,下雨也不会再漏雨了。

在修缮后的房子里住了没几天,就到了农历五月二十六。

那是新学堂开学的前一天。

由于李家村距离宜兴城较远,李娇娘姊妹决定,在头一天就抵达城里,夜晚在饕餮楼住下便好,第二天清早再起床去学堂。

王氏挂念自家孩子,特地找来李娇娘的舅舅王忠良,让他帮忙将孩子们送进城。

王忠良自然是一口应承,二十六上午,便来到了李家小院。

一见面,李敏就问:“小妗妗呢?”

王忠良脸一红,道:“她在家做事,这次就不跟着来了。走吧,趁着这几天庙会,咱们在城内好好逛逛。”

对于这样的提议,李敏等人自然不会拒绝,当即便收拾东西,随王忠良一起朝宜兴城出发。

只是在经过李家老院时,正好撞上了一脸惊愕的二婶张氏:“你们这是去哪?”

李敏眼珠子咕噜噜一转,笑嘻嘻的说道:“我们要去赶庙会啊,二婶要不要一起去?”

张氏连忙拒绝:“不了,耘儿兄弟很快就要开学,我得忙着督促他们好生读书,要先生留个好印象的。”

“哦,那太遗憾了,我们就先走了。”

看着李娇娘姊妹笑嘻嘻的走远,张氏一脸的鄙夷:哼,玩吧,年轻的时候不努力,以后有你们哭的时候。

李娇娘姊妹哪顾得上去猜二婶想什么,他们赶到宜兴城时,就被眼前的热闹景象完全吸引。

每年的三月十五和五月二十七,宜兴城都会有庙会。

城内戏台子上会有戏班子搭台唱戏,通常会是一天两场,最少也会连续唱七场,也就是三天半。不过,很多时候都会连续唱十一场,也就是五天半。

关于请戏班子的钱,则是由当地商户共同集资。

对于商户来说,请来戏班子热闹热闹,可以吸引来更多的客人购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