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一起进城买院子定居,这已经不是李娇娘第一次提这件事了。
只是先前每一次提及,王氏都会用一笑而过来面对这个问题。
这次却不同,她的眼神坚定,语气也无比肯定的说道:“以后不管你们想要住在哪里都可以,我反正是只会住在李家村,待在这个小院的。这一点,你们谁都不要劝我,我哪都不去。”
“娘,城里那么好,您为什么要拒绝呢?而且有您进城的话,我们去学堂上学,也能得到您的照料不是。”敏小娘子有些着急。
她们先前生活清苦,尤其在父亲去世之后,日子更是过得无比煎熬。
对于李家村,她已经没多少念想了,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还要这样固执。
王氏的面色平静,看着家中的三个孩子,张口一字一句的说道:“这个小院,是你们的父亲,和我亲手一砖一瓦添置的,我舍不得丢弃。”
一句话,便将屋内的气氛凝滞下来。
父亲生前的慈祥和儒雅,不光刻印在母亲心里,甚至在三个孩子心中,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李娇娘不再劝说,反而说道:“娘,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到雨季了,咱们家的屋子太破,恐怕到时候会有漏雨的麻烦。这样,趁着我们上学前的这段日子,咱们将屋子好好修缮一番,您觉得怎样?”
之前,李娇娘从饕餮楼拿回来的分红,还原封不动的放在原处。
王氏本来是想着,这些钱要好生攒着,以后的用处,得由李娇娘自己决定才好。
现在见她说,要修缮房子。
虽然心中欢喜,脸上却有了焦虑:“那些钱是你辛苦赚来的,咱们还是别随意花掉吧。至于修缮房子,你们姊妹再弄点干草,将屋顶遮一遮就好,以前你们爹都是这样修缮的。”
王氏说的是之前,去年因为家里的主心骨没了,整个李家小院就好像没了生机一般,又怎会修缮房屋。
以至于经历了去年的雨水冲刷之后,小屋变得更加破落。
冬天睡觉的时候,李娇娘姊妹紧紧挤在一起取暖,饶是如此,呼呼的冷风还是能顺着墙壁缝隙吹进来,刮在人身上,如刀割般。
“这件事娘就不用操心了,交给我们办就好。”
李娇娘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去找里正说了这件事。
听说李娇娘想要修缮房屋,里正表示了万分的支持。
身为李家村的里正,他比谁都要操心村内的危房隐患。要是出了事,第一个难逃责任的,就会是他。
“娇娘,虽说咱们村泥瓦匠手艺最好的就是铁柱他爹,可是如今他们家也一团糟,我那兄长恐怕没时间帮忙。”面对李娇娘的时候,里正显得比其他时候尤其客气。
李铁柱的爹,就是先前曾帮着李娇娘,给寡妇陈冬梅家盘火炕的李工。
当时李娇娘还教会了他盘炕的手艺,因为这个独一无二的好手艺,李工可是没少赚钱。
只是后来李铁柱从军中回来后,又和陈冬梅之间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在不久前还跌坏了腿。
前些天听冬梅婶子说,李家正帮着李铁柱物色媳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