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念寒食节(1 / 2)

有了李老汉从宜兴城打听到的那些传言,再加上今日李娇娘的小小展示,老院人再没有怀疑过她。也正因为相信了李娇娘的能力,老院人对她的态度,便开始明确的分成两大派。

首先是真心为她高兴的李老汉以及刘氏,其次便是嫉恨不已的张氏。

这顿晚饭,李娇娘做的越是丰盛美味,张氏越是觉得食不知味。

尤其想到受伤的丈夫,以及生病的大儿子,她更是连咀嚼的心思都没了。只简单尝了两口,便借口要去照顾伤病,离开了餐桌。

同样身为女人的刘氏,对于儿媳的小心思再了解不过,在对方转身后,当即冷了脸子,低声抱怨道:“瞧瞧,老二家的心胸就是这么狭窄,一点都见不得别人好。”

虽说桌上的大都是素食,李老汉仍旧吃的美味,碗中的浊酒就着菜肴,真是越品越有滋味。

现在听自家媳妇念叨起了老二媳妇的不好,当即用筷子敲敲桌面,提醒道:“你别乱说话,柠哥儿还在呢。”

二房家有两个人因为伤病没能来桌上用餐,张氏则是端着饭碗帮他们送饭去了,于是,只留下不到十岁的李柠还坐在餐桌前,与大伙一起用餐。

听到爷爷提起了自己,李柠一边仔细嚼着嘴里的肉丸子,一边笑嘻嘻的说道:“爷爷奶奶放心,娇娘姐姐做的饭这么好吃,我才不会傻兮兮的去惹怒娘亲,让她将姐姐赶走呢。”

李耘和李柠虽然是亲兄弟,年纪相差也不大,可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是决然不同的性格。

如今见李柠笑嘻嘻的讨好大伙,他们原本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了些。

李娇娘笑了,帮他又盛了一碗汤,道:“喜欢就多吃点,小孩子只有多吃东西,才能长大个子。”

“柠哥儿是个懂事聪慧的,不会学那些花花肠子的。”看着自家的小孙子,刘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顺便问道,“如今地里的活都做的差不多了,柠哥儿什么时候回学堂?”

镇子上的学生,多半是附近村里的孩子。

那些孩子们除了要刻苦读书之外,还要兼顾家里的农活。

所以在每年农忙的时候,学堂都会适当的给孩子们放假,让他们好回去帮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

柠哥儿滋溜吸了一口丸子汤,这才说道:“过些天就是寒食节了,我想给大伯上过坟后再回学堂。”

这样的话,从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让人忍不住心中泛酸。

不知不觉间,李大郎竟然已经去世快一年了。

这是他在阴间过得第一个寒食节,没想到最先提及给他上坟的,竟然是李柠。

每次想起自家那命短的大儿子,刘氏就忍不住抹眼泪。

原先还热闹欢腾的气氛,也因为李柠的这番话,变得沉重起来。

李娇娘则是在心中暗自回想起了大魏寒食节的传统。

和现代公认的阳历四月五号是清明节不同,大魏的寒食节,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在这里,清明节其实是叫寒食节,被定在“春分”这个节气之后的第十五天。

今年的寒食节来的较早,甚至早过了三月三的上巳节。

在寒食节这天,普通人家都会准备饧粥、干粥、子推蒸饼,以及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的寒具。

除此之外,还要在寒食节制作表示重生的彩蛋。

就是把鸡蛋煮熟,然后雕刻上各种花纹图案,并将其染色彩绘,之后各家各户再把自己镂刻过的煮蛋拿出来相互比试炫耀,这种习俗也叫做“斗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