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进门的时候没有看到弟弟成郎君,是因为他跑去宜兴城搬救兵了。
看到来人是孙紫山,李娇娘的脸上带着歉意的笑:“真是对不住,有件事,我想有必要和你说明一下……”
她的话还没说完,院门外就传来不寻常的吵嚷声,紧接着,原本围拢成圆的乡亲,便被人从外围分开了一条路,显现出正在朝这边奔来的,气势汹汹的二叔李二郎。
李二郎的手中举着铲子,鞋裤上满是泥土,很明显是正在干农活时,被人唤来的。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路小跑的二婶张氏,以及奶奶刘氏。
一看到人群中间的李娇娘,二叔李二郎便指着鼻子问道:“李娇娘我问你,这次进京,你是不是把你小姑卖掉做人情了?”
不等李娇娘回答,人群中已经有人开始了窃窃私语。
“之前有人可是看的清楚,春娥娘子的确是跟着京中大官走了的。难不成这一次竟没回来?”
乡亲们的随意揣测,让刘氏和张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自从李春娥失踪之后,村里人对于李春娥的下落就没有停止过揣测。
这些日子以来,老院人对于什么样的难听传言都消化过。
积怨越多,对李娇娘的怨恨也就更多。
如今听说李娇娘回来了,他们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来找她要人。
李二郎挥舞着手中的铲子,气势汹汹的喝道:“李娇娘,我老李家究竟造了什么孽,竟然能够让你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情。有什么怨气你冲着我们来啊,怎么能忍心对你的小姑姑下手。”
不光他,就连张氏也跟着丈夫一并数落起来:“娇娘,听二婶一句劝。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太过疯狂的事情咱们不做。小姑姑现在在什么地方,你赶紧说出来,咱们家就是倾家**产也得把人救出来。”
这些天来,他们揣测最多的,就是李春娥的下场肯定是如何凄惨。
说不定,人已经被李娇娘诓骗着卖给人牙子了。
要不然为什么她能好端端的回来,李春娥却仍旧渺无音讯。
牵扯到生死未卜的小女儿,哪怕已经幡然醒悟的刘氏,也忍不住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述说起了自己的担忧:“娇娘,你小姑姑究竟在哪里,你说啊。这么多天了还没回家,也不知道她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她可是从小就挑嘴的,不知道会不会因此饿着。”
终究还是从自己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只要想起不知踪迹的小女儿,刘氏就觉得心如刀绞。
别说他们了,就连乡亲们也开始七嘴八舌的劝说李娇娘。
甚至还有不少人,帮着劝说母亲王氏,希望王氏能够劝劝李娇娘,不要让她继续执迷不悟。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念叨,李娇娘只觉得分外好笑。
偏生王氏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当即抵挡不住众人的强势数落,朝着李娇娘走过来,有些担忧的说道:“娇娘,你真知道春娥现在在哪里吗?”
李娇娘没说什么,只点头道:“对啊,我知道。”
哗!
她的一句话说出,周遭顿时炸开了锅。
那些先前四处传话的妇人们,更是激动地如中头彩,抬高声调嚷嚷着:“看,我就说吧,春娥娘子的事情的确和娇娘有关。”
见她承认了,老院的人更显激动,纷纷逼迫她赶紧将人交出来。
没想到李娇娘却有些无奈的摊手道:“我的确知道小姑姑在什么地方,可是想要让我交出来,还是有些困难。”
人是她自愿跟着四皇子走的,甚至还怀疑自己会嫉妒她的飞黄腾达,特意和自己保持疏远距离。